寒冬已至,弥勒产业园区星田片区依旧热火朝天。宇星钻石产业园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为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奋力冲刺。这个总投资16.8亿元的项目将建设全球领先的培育钻石生产基地,达产后将全产业链填补云南钻石产业空白,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

这样一家行业头部企业为何钟情弥勒?负责人周锋给出答案:“除了区位和绿电优势外,更打动我们的是这里的‘政通人和’。”

同样被折服的还有云南泰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文聪,其万吨咖啡精深加工项目当年签约便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纳规,“政府支持力度之大、服务之高效,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弥勒速度’。”

企业纷纷点赞的背后,是弥勒市对营商环境的深刻重塑。在这里,企业不再是简单的招商对象,而是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秉持“说话算话、换位思考、合作共赢”理念,弥勒市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推进机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项目接洽、招引落地、建设实施、竣工验收、投产达产、履约监管等全流程,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以制度刚性保障服务效能。
当地制定完善一系列优惠政策增强投资吸引力,“一把手”抓招商成为常态,营造起浓厚招商氛围。

今年,弥勒市对标省级任务清单,细化25条具体措施,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压实责任;推出“局长坐诊接诉”直面企业痛点,“千企万户大走访”让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专班走进70282户市场主体、累计放贷27.42亿元……“政府真是把企业当成了自家人,有困难随叫随到,马上帮助解决。”许文聪感叹道。

数字见证成效。全市五年来引进内外资总额达672.2亿元,实施重点产业项目60余个,神农集团、上海悟创、山东金锣、华润三九、科大讯飞、三峡新能源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招商引资针对性不断增强,产业版图日益清晰。
“我们不仅关注大项目,更注重培育产业生态。”弥勒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秦辉介绍,通过推进产业链招商和强化以商招商等模式,已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联动效应。

弥勒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白庆云坦言,弥勒始终将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企业信任。

从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到新兴产业的蓄势待发,在弥勒市,政企之间的“双向奔赴”,日益汇聚成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云南网记者 饶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