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抓好强边固防工作的主线,立足政法职能,创新工作举措,以“三融三促”工作法治理各环节,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营造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良好环境。
结合“宪法宣传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时间节点,绿春县将宣传教育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节庆活动中。依托“家长夜校”“山里有约”等载体,聚焦平河、半坡、骑马坝3个边境乡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强边固防、民族团结等方面文明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法治宣传边关行”“边境153普法”等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发挥基层法治队伍前沿阵地作用,切实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今年以来,全县开展“153”法治边关行双语宣讲活动20余场,覆盖3个边境乡镇7个沿边村委会。
全县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绿春实践,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托县乡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整合司法、公安、民政等部门力量,实现矛盾纠纷集中受理、联合调处,促进民族团结。采用“法理+情理”“双语调解”模式,积极化解婚姻家庭、土地邻里、劳资争议等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县综治中心排查登记矛盾纠纷风险隐患312件,化解273件、稳控39件,对登记的矛盾风险逐件进行风险研判,明确化解稳控包保措施和包保责任人,基层人民调解化解率为94.21%。
以“固边、稳边、兴边”为主线,绿春县持续推进民族团结与强边固防相融合,促进边疆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机制作用,构建民警+战士+联防员专业队伍作为主力军,以界务员+护边员+护村队+网格员+民兵群防队伍为辅的边境联防联控联治新格局,突出打造“拉祜寨党员护村队”“红色杯倮服务队”“二甫戍边先锋服务队”“秋海棠女子戍边队”等群防群治品牌,全面筑牢立体化边境管控安全屏障。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邱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