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邻里和谐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哨镇积极探索实践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五定”工作法,将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开创了基层治理新局面,助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面提升。
今年3月,长时间困扰新哨镇里方社区里方二组居民赵国文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原来,他家和本村村民在土地界线上存在分歧,双方多次争吵,矛盾逐渐激化。社区在矛盾纠纷排查中发现了这一情况,及时组织调解小组进行耐心细致地调解。“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讲政策、讲道理,和和气气地就把两家人的事情解决了,我们也没有意见。”赵国文说。
一件件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能成功解决,得益于新哨镇创新推出的矛盾纠纷定时排查、定量分析、定向分流、定责化解、定绩奖补的“五定”工作法的实践运用。
遵循这一工作法,新哨镇在每月5日前都会定期开展全方位矛盾摸底排查。之后分别在每月10日、15日由村(社区)和乡镇逐级召开分析研判会,就辖区内难以化解的纠纷集中“会诊”。在此基础上,再针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精准施治,彻底化解居民矛盾纠纷。
“村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迅速上报到社区,社区解决不了的,接着逐级上报。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后及时调解,成功率很高,矛盾在最小的时候就能得到化解。”里方社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杨占波总结道。
在探索推广“五定”工作法基础上,新哨镇为进一步做深做实“新哨经验”,持续探索施行夯实一个战斗堡垒、用好一个工作机制、建强一个平安阵地、组建一批工作队伍、进行一轮民情遍访、织密一张防控网络、涵养一方乡风文明、开展一次普法宣传的“八个一”措施,主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矛盾纠纷“被动应对”为“主动化解”,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着力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平安建设整体工作质效。
在“新哨经验”助推下,弥勒市今年以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35件,辖区接警量、治安刑事案件量逐年下降,24个治安重点村(社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分别同比下降40.91%、6.95%,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取得近5年来最好成绩。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孔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