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元阳县黄茅岭乡:“赶集日+夜校” 民族课堂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09:40:00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原标题:元阳县黄茅岭乡:“赶集日+夜校” 民族课堂解民忧

元阳县黄茅岭乡以“赶集日+夜校”为载体,围绕“乡土能人进夜校 乡音党音话家音”主题,将“家长夜校”搬到集市、搬上舞台,并立足“民族文化+群众需求”,打造“固定课堂+流动板凳”“白天摊位+夜间课堂”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将理论知识化作“民族方言案例”“情景短剧”“民族歌谣”等民族文化符号,让“家长夜校”成为传递文明、涵养家风、解决育儿难题的民族课堂。

苗族“芦笙舞”、哈尼哈巴“新风谣”、哈彝“双语快板”……围绕“务工管娃”“孩子迷手机”“慢性病预防”等家长关切的问题,“夜校课堂”创新推出快板说育儿、能人演剧目等节目,创作《苗家新风快板歌》《务工爹娘育儿拍手歌》等50余部作品。

此外,每到周三、周六赶集日,黄茅岭乡开设“红色摊位”,亲子“消防演练课”传授避险技能、交警上路现场教安全知识……通过“家校社警协同育人”新模式,“红色摊位”成为夜校的“服务快递站”。

黄茅岭乡建立“群众点单、党委派单、中心(站、所)接单、部门领单”模式,通过线上问卷、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听取家长诉求,并形成摊位需求清单1000余条。同时,采用“3+5+5”节目模式,即乡(镇)编创3个节目,村级文艺队编排5个节目,县级文化馆通过“送戏下乡”提供5个节目,储备“流动实践站节目库”80余个。

黄茅岭乡打造“专业人才+乡土人才”两支队伍,组建由苗族、彝族等7个民族组成的“石榴红宣教团”,成员涵盖专家学者、志愿者、乡土能人等200余人。实施“乡土能人+宣讲员”双向培养计划,通过精准摸排、动态管理、梯次培育等方式,建立“乡土人才库”100余人。

今年以来,黄茅岭乡坚持党建引领、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多元共育,着力创建“围绕一个主题、打造两支队伍、搭建三微平台、构建四方联动、定制五讲课程、开展N种活动”的“12345+N”机制,形成“向下问需于民、向内创新形态、向上整合资源”的互动新生态,将“家长夜校”打造成集教育、宣传、服务、文化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

目前,全乡累计举办“赶集日·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2期,各站、所共开展村组“家长夜校”14期,覆盖7个村委会69个自然村,培训家长万余人次。(唐一灵)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