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个旧:稻虾共生 粮渔互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 15:59:59  来源: 云南网

  近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大屯街道戴家庄社区的连片稻田里,一场“水产与水稻共舞”的试验启动。由红河州渔业站牵头实施的“稻虾综合种养”项目,在此投下第一批虾苗。

  波光粼粼的稻田边,装虾苗的箱子整齐码放。经过分装后,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红螯螯虾苗投放进稻田中。这一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具有生长快、个头大、出肉率高的特点。

  “我们投放了6万多尾虾苗,覆盖30多亩稻田,预计今年10月就能上市。”承担此次稻虾综合种养试验任务的个旧市恒洋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满平介绍,水产养殖的尾水经过净化后用于灌溉稻田,水里的浮游生物刚好成为红螯螯虾的天然饵料,既妥善处理了养殖尾水,又节省了虾的饲料成本,“水稻根系为虾苗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虾苗钻行疏松土壤,让水稻根系更好地透气,还能吞食杂草虫卵,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虾的排泄物则作为天然有机肥反哺水稻,进而实现‘水稻护虾、虾吃虫饵、虾粪肥田’的良性循环。”

  “个旧的水质、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红鳌鳌虾生长。相较传统水稻单作每亩约2000元的产值,新模式可实现6000元至8000元的综合收益,效益翻了将近4倍。”红河州渔业管理站站长杨艳红介绍,这是全州首次开展“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试验,是对生态种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未来,州渔业管理站将持续加强技术指导,推动这一‘粮渔互促’模式走向成熟。”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李金春 龙嘉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