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石屏县异龙镇:烤烟丰收季 烟农采收忙
8月,石屏县异龙镇的烤烟田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1.23万亩烤烟陆续成熟,千亩连片的烟叶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泽。烟农们抢抓农时,开启首轮采摘烘烤,田间地头与烤房内外处处是丰收景象。
“咔嚓、咔嚓……”早上7点,他腊坝村烟农李云峰已带着家人下田。“要首选叶脉发白的烟叶,这样的烟叶糖分高、油分足。”李云峰左手扶烟秆,右手掐烟叶,说话间,一大筐鲜叶已装满,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今年中后期雨水充沛均匀,烟叶厚实,质量明显高于上年,产量和经济效益更有保证。”
在鸭子坝村,烟农们采摘、搬运、分拣、编竿、送进烤房……分工协作,有条不紊。“编竿要‘上疏下密’,这样烤出来的烟叶色泽才会匀称。”鸭子坝村编烟能手李菊芳边示范边说。
“温度48℃,湿度37%,注意保持。”烤房内,烟站技术员张建平盯着密集烤房控制器。他指着墙上张贴的《稳温控湿烘烤技术》介绍:“变黄期要‘低温慢变’,定色期得‘高温快排’,干筋期需‘低速减排’,通过这样的‘三段式烘烤’提质增香,烤出来的烟叶质量才能达到最佳程度。”
据分管烤烟生产的异龙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李智福介绍,今年全镇加大“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地膜覆盖保温保湿,烟苗成活率可达98%以上,烟株平均增高10厘米。同时,全镇90%以上的烤房已升级为智能环保电烤房,可节省30%左右的燃料成本。
在异龙镇烟叶收购站,一辆辆满载烟叶的农用车排起了长龙,分拣线上的工人们正在将烘烤好的烟叶进行等级划分。“今年预计交售3.2万担,其中上等烟比例超过65%。”站长李青勇拿着检测报告说,“我们与红河烟草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烟农收入稳定,有保障。”
异龙镇将按照“烤烟种植户+合作社+公司”模式,通过烟田全生产周期管理示范区建设、烤烟大田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质增效,让烟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杨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