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河州,增速全省第三!
7月31日,记者从红河州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5.8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别高于全国(5.3%)、全省(4.4%)0.2个、1.1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三,经济大州“挑大梁”的作用愈发凸显。
红河州是省内的老工业基地,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今年以来,全州上下深刻把握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加快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地,促进各类生产经营有序增长,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收,使得全州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向上向好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基调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州委、州政府一把手的带领下,全州上下攻坚克难,抓项目促投资实现新突破。同时,持续优化市场环境,聚焦企业所需,抢抓政策机遇,多点发力,啃下制约发展的“硬骨头”,全力促进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上半年,单外出招商这一项工作,全州“一把手”就外出开展招商活动55次,拜访企业234家,促成项目签约50个,投资额共58.93亿元,促成项目落地16个。
脚踏实地的努力换来投资市场的振兴,上半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其中:公共设施投资增长15.2%,水利投资增长4.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8%。完成投资中,产业投资占比60.7%,民间投资占比52.8%。
分领域来看,全州经济运行整体情况呈现农业经济运行平稳,“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裕;工业生产稳步回升,高端制造业增势良好;能源保供平稳有序,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投资增长持续平稳,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服务业持续稳步发展,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消费有序回暖等可喜局面。
农业经济方面
上半年,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97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种植业生产形势良好,夏粮稳步增产,实现产值149.51亿元,同比增长6%;夏粮总产量28.71万吨,同比增产0.14万吨,增长0.5%;蔬菜产量246.16万吨,同比增长2.9%;水果产量153.59万吨,同比增长5.1%;茶叶产量1.75万吨,同比增长1.1%;中草药材产量2.74万吨,同比增长7.5%。
工业生产方面
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8%,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0%。分三大板块看,烟草工业增加值增长0.8%,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3.9%,非烟非能工业增加值增长6.4%。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比5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
尤其亮眼的是,高端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13.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3、9.7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3.0%。重点行业增势较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5.9%,比一季度加快2.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7%,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4.68万吨,同比增长10.2%;电解铝37.33万吨,同比增长29.1%;水泥369.33万吨,同比增长11.4%。
能源供应方面
全州围绕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州能源生产持续稳步增长,能耗“外输内保”压力趋于平缓。上半年,受水火发电快速增长带动,全州电力生产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35.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其中,火力发电增长17.2%,水力发电增长26.7%,绿色发电占比达49.7%。
服务业方面
重点行业拉动明显,新兴行业增长较快。1至5月份,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6.60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重点服务行业营业收入总体增长26.1%,较1至2月加快2.1个百分点。新兴现代服务行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5.4%,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11.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9.6%;传统服务行业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26.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2.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0.0%。
居民收入和市场消费方面
上半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其中,核心CPI(扣除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7元,同比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3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4元,增长6.1%。
受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加力扩围政策带动,全州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58亿元,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2.75亿元,增长6.0%;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8.83亿元,增长7.5%,高于城镇1.5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实现商品零售额533.84亿元,增长6.1%;餐饮收入67.74亿元,增长8.7%。
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2.1%、25.6%,比一季度加快17.0、5.5个百分点。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8.1%,比一季度加快15.4个百分点。
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5%、11.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速比一季度回升3.6个百分点。(王美红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