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重走联大路 续写强国梦丨“我在讲武堂当保安”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16:17:04  来源: 云南网

  第一次见到江显良时,他正忙着维持秩序,穿着黑色制服,戴着红色袖章,脚略微有点跛,站在人潮中间显得格外瘦小。

  我跟了他一段路,一路上他不时地左右看看。当我“尾随”他走到中间展厅时,一名小孩子正坐在写着“禁止触碰”的台阶上,我暗自为小孩子捏了一把汗,可谁承想,江显良未言先笑,然后轻声制止,小孩抬起头,懵懂地起身,江显良还热情为孩子指路,“那儿,往那儿走,那儿有凳子。”

  就这样,我认识了江显良。

  江显良在吃饭

  江显良今年快六十了,在昆明市讲武堂已经当了六年保安。自1991年从老家四川广安来到云南楚雄当矿场工人后,他就把家安在了云南。在当了28年矿场工人后,2019年的十月份,江显良拿着云南陆军讲武堂纪念馆的招聘广告,来到了昆明,成为了讲武堂的保安,一干就是六年。江显良的工作说不上轻松,每天得在二楼展厅巡逻八个小时,从早上九点一直干到傍晚五点。我自告奋勇跟着江显良一起巡逻。夏季的展厅显得有些闷热,走了一会儿,他转过头对我说:“有点热是吧,这工作不好干。”

  江显良为记者介绍的展厅

  尽管江显良说自己不善言辞,但在巡逻之余,他还是为我介绍了许多。“看,这就是步兵科,还有炮兵科,以前这是个军校,这可是第一所军校,”每路过一个展板,江显良都有话要说,“你看,这是叶剑英,是军校的名人。”我跟着他,穿越一整个二楼展厅,听着他将讲武堂如数家珍。

  讲武堂门口的牌匾

  走到窗边,江显良抚着窗框问我:“你知道讲武堂是什么结构吗?”我不解。见我露出疑惑的表情,江显良的笑容变得更大了,伸出指头丈量起窗台,“这是土木结构的,你看,这以前都有土坯,你往脚下看,那些破漆的地方,露出来的就是木板。”江显良微微探出头向窗外望去,绿树摇曳间,矗立着讲武堂土黄色的墙壁。

  来到一楼门口,江显良停住了脚步,他叫住我,让我往上看,我看到的只是一块块的牌匾,江显良的声音却让这些牌匾渐渐清晰起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政治理论教育实践基地……”念完牌匾上的字,江显良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没什么文化,要是有人来采访我啊,我也就只能把这些牌子上的字念出来,但这个地方是个好地方啊。”

  江显良的妻子也来了昆明,做了环卫工人,两人在离讲武堂步行二十分钟的地方租了房子,每天早上,江显良上班时,会带上妻子做好的盒饭。中午十二点,我跟随江显良来到了他吃饭的地儿,这是一个小却整洁的房间,桌上几无杂物。江显良把饭从塑料袋里拿出来,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在等待的时间里,江显良向我说起了他在讲武堂工作的点点滴滴。

  “讲武堂漂亮哦,是个四合院,培养了很多名人,估计得有百八十个,”江显良说不清具体的数字,但脸上的笑意却掩盖不住。

  一转眼时间就过了六年,在江显良眼里的讲武堂,也发生了变化。“你看到没有,原来这里都没有耳麦,现在好了,科技发展了,讲武堂也有耳麦可以租了。”我看着他,他看着讲武堂,他的眼里满是欣慰。

  我问道:你觉得在讲武堂工作感觉怎么样?”

  他不假思索地说:“好啊,在这里工作心情也好,每天都跟各地的游客打交道,还可以学到知识。”话语虽朴实,但这份对工作的喜爱却是十分真切。

  江显良又挖了一勺饭,笑着说,“等我退休了,我还想来讲武堂转转,那时候我就不是保安,是游客咯!”

  阳光下的讲武堂

  吃完饭,江显良带着他的红袖章,又向展厅走去。他的每天,都在讲武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间度过,默默奉献,守护着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

  作者:南开大学 毛福宜

  指导教师:陈娜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