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主打绿色生态 每年超98万吨“屏菜”出滇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坚持打造农业“绿色食品牌”,围绕把石屏县打造成云南重要的绿色果蔬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每年有超98万吨“屏菜”出滇,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周边国家,年综合产值突破19亿元。
异龙镇豆地湾村委会地处异龙湖畔,由于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石屏县冬马铃薯以及西红柿、黄瓜、辣椒等时鲜蔬菜的主产区之一,全村共有土地面积5000余亩,每年12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主要以种植冬季马铃薯为主,每亩产量可达4吨左右,总产量可达20000余吨。
马铃薯采收以后,村民们或选择种植旱稻,进行水旱轮作,或选择种植番茄、辣椒、豇豆等蔬菜,复种面积达1300余亩,每年的蔬菜总产量达40000吨左右。
豆地湾村委会狮子湾村种植户李稳说道:“这几年我们种植蔬菜还是以有机肥、冲施肥为主,我们打的农药都是低毒、无残留的,保证我们蔬菜的品质,让大众吃得放心。我家种了30亩左右的土地,可以种2至3季,收入有50万元左右。”
豆地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刚介绍道:“近几年,我们引进了新的马铃薯品种来提高产值产量,另外在农药化肥使用上我们采用绿色环保的农药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采用喷灌、滴灌,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各级政府的帮助,我们在品质、产值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位于石屏县北部山区哨冲镇的石屏嘉泰彝蔬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优质农副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经营时鲜蔬菜的收购、销售以及生产干萝卜丝、干莴笋片等脱水蔬菜产品。
近年来,该公司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和组织乡村种植能手成立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协议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与广大农户抱团发展,由合作社对农户统一提供技术培训和收购、加工、包装及售后服务,进一步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在最大程度保证农户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我们公司每年新鲜蔬菜的收购量,累计是10000吨左右,做成干品发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的综合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每年支付给农户的蔬菜款达到1000余万元。”石屏嘉泰彝蔬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陶华生说。
近年来,石屏县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按照“强基地、引主体、树品牌、畅流通、促融合”思路,大力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蔬菜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引导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走出去”,努力将更多特色蔬菜等石屏优势农产品推向全国各地,走出国门。
据统计,2025年石屏县预计发展马铃薯、甘蓝、白萝卜、四季豆、荷兰豆、黄瓜等各类蔬菜种植面积达36.69万亩,产量达98.64万吨。全县共建有“三个零”果蔬示范基地、异龙镇高豆塘万亩优质冬马铃薯种植基地、红河谷冬早蔬菜种植基地、北部山区及牛街冷凉蔬菜生产基地,培育蔬菜龙头企业55个,蔬菜冷库294个。
蔬菜出口地主要有日本、韩国以及越南、泰国、河内、西贡、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年综合产值突破19亿元。(杨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