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竞速“蓝天赛道” 抢滩低空经济
“大姐,你家的莲藕吊装完了,我要赶着去下一家啦。”近日,弥勒市竹园镇万亩莲藕迎来了丰收季,藕田上空无人机的嗡鸣声取代了传统肩挑背驮的景象,无人机飞手郭俊忙得不可开交。
种植户高艳艳家每天可以挖1.5吨莲藕,使用无人机吊运后,她轻松了不少:“往年田埂湿滑难走,藕容易断,挑运很辛苦。现在无人机十来分钟就能搞定,费用还不贵。”刚完成高艳艳家的吊运任务,郭俊立刻联系下一家客户。据他介绍,开展无人机吊运业务仅一个多星期,咨询电话便响个不停。“靠人力要挑一两个小时,无人机十多分钟就吊运完了。”莲藕种植户白永明也对无人机吊运赞不绝口。如今,无人机已成为莲藕运输的“主力军”,为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力量。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低空飞行应用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新引擎”。今年,红河州明确将低空经济作为重点发展的“四个经济”之一,以创新应用场景为突破口,在农业、文旅、技能培训等领域率先探索,加速打造低空经济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推动应用场景优势充分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
“低空+旅游”作为重要应用场景,正加速带动旅游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依托“低空游红河”项目,个旧市开辟了“低空+旅游”新赛道,让滑翔伞借风力带游客翱翔天际,获得俯瞰城市的新视角。“我们还将带动运动装备、体育培训、赛事活动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文旅产业链的延伸,拓展省内外市场。相信低空旅游有望成为激发个旧经济市场的新活力和创新力。”个旧市文旅局局长李霞对抢占新兴产业新赛道充满信心。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在个旧市卡房镇,红河魔法山航空飞行营地是滑翔伞训练的重要场所。“我们团队用了8年的时间走遍了全国各地,最终选定个旧市卡房镇扯土白村委会舍俄迷村。这里的气流、风向、海拔落差极佳,是滑翔伞爱好者的天堂。”据红河魔法山航空飞行营地负责人张翔星介绍,总投资1000万元的云南红河魔法山航空飞行营地项目于今年3月正式签约,将打造集飞行器培训、飞行体验、航空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提升滑翔伞运动水平,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营地计划串联周边自然与人文景观,形成‘低空游个旧’精品线路,丰富游客体验,创造滑翔伞产业链布局的新机遇,推动卡房镇乡村振兴。”个旧市卡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洪武表示。
在蒙自市,当地政企单位和个人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蒙享飞”定制航拍、低空物流、飞行观光、植保作业等服务,并进行飞行报备和无人机租赁。该平台由蒙自市数产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极大拓宽了低空经济的服务边界。
5月1日,云南省AAAA级旅游景区首条“低空+智慧文旅”无人机即时配送航线在弥勒市太平湖景区开通,首单“空中外卖”成功送达,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红河学院“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外卖新模式正在打造中。
目前,红河州已建成红河航空护林基地,以及警察训练基地机库、起降平台、指挥平台等基础设施。在竞速“蓝天赛道”、激发新动能的征程上,我州正加快探索“通航+文旅融合”“通航+科普研学”“通航+绿色生态”发展路径,将短途运输、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应用场景初步“搭起来”,通用机场、飞行营地等基础设施逐步“建起来”,农业、林业、交通、城市智能管理领域的无人机合作研发等产业链加快“抓起来”。州、县联动,围绕低空经济产业上游零部件及智能制造业和“低空+文旅”等重点领域,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据了解,弥勒东风机场自开航以来已入驻7家通航企业,在保障通航业务基础上,拓展了空中跳伞、航模飞行、执照考核、科普研学等业态,2024年起降8428架次,飞行量稳居全省通用机场前列。2024年,全州低空制造业产值9321万元,较2022年增长3倍。弥勒浩翔科技有限公司100%自主研发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DLE1600”已完成设计定型,计划年内提交适航申请,通过后将填补国内空白。截至目前,全州有正常开展低空相关业务的经营主体近百户,推动了一批从事无人机作业的个体和专业合作社实现公司化发展。通航无人机产业链专班成立以来,已组织外出招商30余次,在昆明、珠海、深圳等地举办产业推介会6次,接洽企业和客商逾百户,成功招引落地华越无人机制造、九洲神鹰、邹鲁航空、小鹤科技、深圳玖明、南京亿维特等企业。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为红河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沃土。随着技术普及和产业链完善,“蓝天赛道”正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突破口。未来,更多“无人机吊运莲藕”“滑翔伞穿越云海”的创新故事,必将在这片红土地上不断续写。(任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