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蒙自出口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启用助力外向型农业高质量发展
蒙自出口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
蒙自市创新建立政、关、企三方联动机制,整合属地政府、海关、出口贸易服务企业的专业技术力量,破解农产品出口存在的出口企业通关时间成本高、出口农产品监管难、海关监管资源短缺等问题,日前,蒙自出口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在蒙自出口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蒙自新启外贸服务有限公司申报的200余吨果蔬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海关属地查检。“现在当天申报,次日就能完成海关查检,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蒙自海关监管科三级主办李杨骏达介绍,监管模式由“分散式”转变为“集中式”后,货物的查检时间从原来的2至4个工作日缩短至半小时,日均处理15票约300吨货物,企业发货周期压缩近半。
蒙自海关创新实施“集中式”监管模式,蒙自出口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目则星火”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点,提供驻场监管,并与口岸海关建立“属地+口岸”联动机制。通过数据互通、执法互助,全流程畅通出口农产品“绿色通道”,持续提升出口农产品的通关效率。
“口岸通关仅需1小时,成本降低30%。”看着快速出关的新鲜农产品,蒙自新启外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增高兴地说。预约通关、自助打印等便利措施,让企业快速获取检验检疫和原产地证书,实现了出口“加速度”。
“通过海关驻点集约化监管,变‘货等人’到‘人等货’。同时,配套包装厂、共享冷库等设施,全方位、高效率服务农产品出口企业降本增效。”蒙自市工信局副局长董燚说,依托蒙自出口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将吸引更多企业到蒙自集聚发展。
据了解,服务中心已配套包装加工、冷藏保鲜等设施,强化区域农产品出口的虹吸效应。“我们将持续优化用地、水电等要素保障,深化服务平台建设,为辖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有效帮助企业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助力本地农产品高效出口。”蒙自市新安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刘国鹏说。
近年来,蒙自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深入发掘本地特色农食产品,陆续推出出口食品品牌建设、进出口食品全链条监管等提升产品质量的措施,统筹推进资源开发利用,优化开发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水平。仅2024年,该市新增出口备案基地超过1万亩,总面积达7万亩。通过构建从田间到国际市场的服务体系,蒙自市农产品出口基础不断夯实,为红河州外向型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任源源 陈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