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聚焦基层党建堵点,创新党建联建模式,统筹7个乡镇、5个党(工)委的区位与资源优势,推动资源共享、问题共商、发展共促,实现优势互补,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组织根基。
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全县着力推动产业、民生、基层治理等领域深度协作。玉屏镇与和平镇共建“玉和林珍”党建品牌,发展板蓝根种植2500亩、林下菌100亩,带动150余人就业,亩均增收2万元。县委教育工委联合卫健工委开展“红烛红医”护苗行动,惠及2000名学生,改善7所学校周边设施。湾塘乡、白云乡、白河镇探索跨界联治机制,开展河道治理、矛盾调处、应急联防联控等工作,形成跨界治理新格局。整合湾塘人字桥、白河火车集市等人文景观,依托白云乡太平苗绣坊等资源建设苗绣展销体验区,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收益双提升。
围绕提升党员教育质效,该县以党建联建为驱动,整合党(工)委特色资源,开展多元联学,强化阵地优势。依托红色阵地资源和特色产业项目,打造多元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联合开展跨乡镇(部门)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县委县直机关工委、国企工委、两新工委联合开展“铸魂赋能,联学共建”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辅导、经验交流、“党务微课堂”等形式,推动“党建+项目”融合,有效提升党员队伍能力与工作水平。
聚焦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屏边县以党建联建为抓手,构建多元化人才培育体系。各乡镇依托产业带头人、技术骨干、优秀企业带头人等群体,建立“技术共享驿站”,通过实地调研、“党建+业务”座谈、项目实践等方式,推广党建、产业、文化、治理等领域先进经验。针对技术骨干、管理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开发通用课程,每季度开展“线上+线下”跨区域培训,形成人才共育格局,提升区域人才素质,为县域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朱玺燊 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