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头图 >> 正文
绿春:茶山飘香迎丰收 一片叶子富一方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3日 14:51:00  来源: 云南网

  进入5月,随着气温持续升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大兴镇的贡德山茶山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黄金采摘期。被雨水滋养的茶树嫩芽竞相萌发,如翡翠般缀满枝头。茶枝随风摇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头戴遮阳帽、身背竹篓的茶农指尖灵动、轻提快捻,娴熟流畅地掐下鲜嫩茶尖,装入竹篓。

  眼前这片茶山是“哈尼美人乌龙茶”的专属产地。去年4月,绿春县滇龙六贡茶叶有限公司出产的“哈尼美人乌龙茶”在“一带一路”2024第八届昆明(国际)春茶周乌龙茶组比赛中力压群雄,一举摘得桂冠,这一殊荣让绿春茶叶声名远扬。

  “自从我们把高杆茶矮化后,茶园产量提高了不少。”滇龙六贡公司负责人李株帆介绍,今年公司春茶采摘量比去年增加了好几倍,加上以传统种植方式和绿色管护措施保障茶叶品质与口感,产量效益可期,“今年茶园产量预计能达4吨,又有获奖加持,我们的茶叶在市场上会更受欢迎。”

  绿春县四季温润、冬暖夏凉,充沛雨水和肥沃土壤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茶叶成为全县的重要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当地深挖资源优势,锚定茶产业绿色、有机、品牌化发展方向持续发力,从优化产业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动科技创新,一步步夯实茶产业根基。

  从枝头嫩芽到杯中香茗,绿春县对茶叶品质的追求贯穿始终。在县内各大加工厂,摊晾、摇青、卧堆、炒茶、揉捻、烘干、挑拣杂质等工序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每一片茶叶都要历经匠人的精心雕琢,只为成就一杯极致好茶。

  如今,随着《绿春县打造茶叶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绿春县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绿春县茶产业发展十条奖补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接连出台,全县茶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茶叶村、茶叶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产业发展活力十足。

  统计显示,绿春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5.66万亩,年产值6.5亿元,带动15万茶农增收;先后获评中国茶叶百强县、云南省30个茶叶发展重点县,以及云南省重点帮扶县(茶叶产业)示范创建县;累计申报2个区域公共品牌,认定10户省级龙头企业,23户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绿春四季”品牌在南博会上备受瞩目,“彤瑞”“玛玉古王”等6个品牌入选省级“绿色云品”目录,绿春玛玉茶(绿茶)和绿春白茶今年荣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茶产业发展体系日益完善,根基愈发稳固。

  站在新的起点上,绿春县将继续依托生态优势,深耕茶叶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积极探索“茶+旅游”“茶+文化”等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未来,游客来到绿春,既能在茶园体验采摘春茶的乐趣,又能沉浸式感受哈尼族独特文化魅力,品尝茶香四溢的特色美食。这一片小小茶叶,正在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李裕梅 施代代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