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气象部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气象工作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智能化”转变,通过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的全链条升级,为城市安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织密“气象防护网”。
“过去,气象观测员需跋山涉水采集数据,如今通过5G网络、无线传输等技术,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全市气象动态。”在个旧市气象观测站,市气象台台长郑舒天一边分析气象云图一边说。观测站的空地上,各类气象观测设备24小时运转,实时采集气温、风向、风速等数据,“全市11个乡镇(街道)已实现气象站点全覆盖,雷达、卫星云图数据实时回传至预报平台,监测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数倍。”
随着气象科技设备监测能力、气象数据精准度和时效性提升,个旧市气象预报依托大数据与AI算法,已实现“分钟级”更新和“公里级”精准定位,气象服务触角延伸到更多领域,气象监测数据库已扩容至涵盖臭氧、能见度等多元指标,提供森林火险预警、地质灾害防控、大气污染防治等服务,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助力库塘蓄水、农业抗旱等民生需求。
在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个旧市气象科技正深度赋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精准气象预报是飞行安全的核心。”个旧市气象局局长程林表示,当地近年新建了天气雷达,增设30余套地面气象监测站,监测能力提升2倍以上,“专题预报服务产品已嵌入无人机表演、滑翔伞赛事等环节,为飞行活动计划制定和飞行安全护航。”
据介绍,个旧市未来将深化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探索灾害预警与城市应急系统的智能联动,同时加强气象科普,推动气象服务与公众生活深度融合。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李金春 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