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开远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华新水泥(红河)有限公司,督查企业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相关情况。在厂区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员目光紧盯监控屏幕上跳动的窑尾、窑头废气排放实时数据。
“生态环境在线监控系统是‘数字环保’核心工具,通过技术手段推动环境治理从被动转向主动防控,是实现开远市减污降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开远分局大气科科长陈金梦介绍,华新水泥在线监控设施与省监控中心、生态环境部污染源监控中心实时联网,24小时接受“云端监管”。
作为开远市14家重点排污企业之一,华新水泥(红河)有限公司通过节能技术、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一般固废使用、数字化智能化实现物料堆区全封闭治理、改造除尘设施、生产线降噪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等系统性环境治理工程,构建起从矿山开采到物料储运、生产加工的全流程污染防控体系。
在相继投入应用水泥窑生物质替代燃料使用和协同处置一般固废项目后,该公司大幅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还实现对城市一般固废无害化处理和清洁化利用,年可处置一般固废达20万吨,成为2024年度云南省唯一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的水泥企业。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也是民营企业破局突围的新动能。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围绕“梯度培育、精准服务、示范引领”工作思路,通过政府监管“严把关”、企业转型“主动改”、部门政策“强支撑”,以传统行业“迭代升级”与新兴产业“绿色奠基”的差异化路径,加大绿色工厂培育力度,勾勒出政企协同推进低碳转型的生动图景。
与华新水泥(红河)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做法不同的是,2019年投产的云南锦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从设计之初就植入了“零碳基因”。
步入云南锦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占地8000平方米的千级、百级净化无尘生产车间,只见各智能化生产线井然有序地高效运转。车间采用的“恒温恒湿+空气净化”一体化系统设计,为精密光学器件的生产构建严苛的洁净环境保障,通过智能调控技术实现能耗优化管理,在满足高端制造环境需求的同时彰显绿色生产理念。
“我们的产品对环境要求很高,在装修时按照低能耗、零污染、零排放去设计,大大提升了产品良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乔良介绍。
为激活企业绿色转型动能,开远市做好政府精准监管“方向盘”,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点用能单位,建立市级绿色工厂培育企业库,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打造“5G+绿色工厂”,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破解企业转型瓶颈。积极为企业开展节能审查、清洁生产审核、碳排放核算等服务,为企业争取更多节能降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让民营企业“低碳逆袭”之路越走越宽。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邱美华 陈海斌 李雪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