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头图 >> 正文
红河县“巧工坊”:家门口的就业孵化地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 16:50:00  来源: 云南网

  “巧手铺出幸福路工作、顾家两不误家”,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迤萨镇勐兴社区办公楼旁,巧工坊的标语令人侧目。勐兴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王选介绍说,这是全县家门口就业孵化中心,全县每个乡镇均已建立家门口就业孵化站。

  近年来,红河县采取提供就业岗位、就业培训、服务设施等措施,建立“巧工坊”,为当地群众铺就一条便捷、高效的就业之路,让就业变得触手可及,真正实现挣钱与顾家的平衡。

  “有一次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摸查就业情况,告诉我只要扫一扫就能找工作,并教我如何操作,于是我便试了一下没想到就应聘成功了。”李英激动地说。“上班地点就在家对面的服装加工厂,工作时间固定,中午还有时间给孩子做饭,工资也不低,我很满意。没想到现在找工作这么方便,扫个码就找到了适合的岗位。”李英是勐兴社区居民,在她看来,能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要得益于“巧工坊”就业信息二维码。同时,李英晚上利用闲暇还做着串珠手工活。

  为打破就业信息不对称的壁垒,红河县“巧工坊”精心制作了就业信息发布二维码。通过线上实时动态发布招工信息,群众只需轻松扫码,即能实时了解岗位动态,涵盖薪资待遇、工作要求、企业简介等关键内容,极大节省了求职者的时间与成本,推动招工服务从“赶集式”向“智慧化”转型。目前,红河县“巧工坊”就业信息平台累计线上浏览量3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00余人。

  针对群众提升就业技能的迫切需求,“巧工坊” 积极开展就地培训项目。以来料加工为重点,邀请行业资深师傅驻点教学,从基础的编织技巧,到复杂样式设计、工艺改良,一套完整的技能培训体系在家门口搭建起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员们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边学边做,快速掌握实用技能,实现从“零基础”到“技术能手”的蜕变,为稳定就业筑牢根基。

  目前,全县建成“巧工坊”就业服务中心(站点)13个,来料加工订单辐射92个村(社区),带动就业920余人。

  今年以来,红河县充分挖掘本地产业潜力,开发大量适合本地人的就业岗位。通过石膏产业加工新建和扩容,引进服装加工、电子商务、果脯果干加工、肥料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预计创造就业岗位1500余个。下一步,红河县“巧工坊”家门口就业孵化中心(站)还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收获稳稳的幸福,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大步迈进。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红组轩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