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元阳县呼山村:“小果子”成就“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 09:52:00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原标题:元阳县呼山村:“小果子”成就“大产业”

春风轻拂,金果满枝。近日,元阳县南沙镇呼山村的28000亩枇杷迎来丰收季,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农户们穿梭于果树间,忙碌而有序地采摘、分拣、装箱,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果香,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枇杷的丰收盛景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评选活动在呼山村委会首届“枇杷节”上拉开帷幕。31家农户挑选出自家品质最佳、个头最大、甜度最高的枇杷参与竞赛,现场的专家们根据枇杷管理技术、甜度、色泽、口感、果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农户兰金光家的“三月白”枇杷获得了二等奖,他激动地说:“活动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拿了奖,明年就更要好好管理枇杷,争取种出更大、更甜的枇杷。”

呼山村委会是典型的移民村,受环境制约,产业发展一直是呼山村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因素。2006年,呼山村委会6户农户用200颗枇杷苗开始试种植,开启了“向荒山要效益”的破局之路。历经多年发展,如今,全村有880户农户参与枇杷种植,昔日的荒山变成了28000亩的枇杷基地。同时,该村逐步形成“党员带头、合作社运营、农户联动”的产业模式。靠着枇杷这枚“金果子”,呼山村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的“甜蜜果”。

为进一步提升呼山枇杷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南沙镇特意邀请福建、广东等地的农科院专家奔赴呼山村枇杷基地。专家们实地调研、因地制宜,改良枇杷品种,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为农户传授先进种植技术。种植户王安林看着自家11亩果园里的枇杷,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气候适宜,枇杷长得格外好,收购价格也很理想,照这样的形势,今年家里收入肯定比去年多。”

呼山村委会深知,要实现长久发展,必须众人携手、抱团前行。为此,通过培育产业“明白人”带头示范、开展“一对一帮扶”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枇杷产业发展中来。同时,成立幸福枇杷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五统一”规范管理,大力推动枇杷品种改良、深加工探索,以及特色品牌建设。目前,合作社已与全国多地经销商、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功打造从枇杷种植到产品开发、销售的完整产供销一体化运营体系。

此外,合作社创新推出“一毛钱”工作法,即从每公斤枇杷销售中提取一毛钱作为村集体收入。如今,村集体年收入已突破40万元大关,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一条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致富之路在村民脚下不断延伸。

谈及未来发展,南沙镇党委书记李家亮信心满满:“我们将持续深化农户与合作社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分工合作模式,实现产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让呼山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任源源 林嘉睿 纳腾姝 刘永慧)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