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泸西:花繁映山村 “花果经济”俏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6日 13:31:59  来源: 云南网

  四月春深,苹果花开。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三塘乡李子箐村委会槐花树村民小组的4000余亩连片苹果种植园里,白如雪、粉似霞的花朵缀满枝头,暗香浮动间,数十名村民手持剪刀穿梭林间,动作娴熟地疏花。

  “疏花、施肥、除草……果园里活计不断,村民随来随干,工资当天结算!”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果园管理负责人高增宽表示,当前正值苹果盛花期,为保障1200余亩苹果的品质和产量,疏花需反复进行4遍,用工需求激增,附近阿永吉、槐花树、周衣村等三个村小组的村民成了果园的“主力军”,“果园劳动强度适中,男女老少都能干。”

  “这几天村里每天都有几十号人上工,一天能挣80至120元,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正在疏花的村民金红英笑着说:“在这里干活既能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够照顾家中老小,大家都很愿意来。”

  “今年花量是去年的三倍以上,秋收产量必将翻番。去年分拣场地都挤得转不开身,现在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更大的分拣场地。”高增宽说。为破解苹果丰产带来的仓储运销压力,果园计划前期投资500万元,用于建设占地8000余平方米的分拣、包装等基础配套设施,“工程4月动工,争取在秋收前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季节性就业岗位上百个,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此外,周边村民还将自家土地以每亩700元保底价的租金流转给果园,进而实现在家门口“薪金+租金”的双份收入。

  三塘乡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加之土壤疏松富含矿物质,孕育出的苹果色泽鲜亮、脆甜多汁、果香浓郁,近年来吸引了北京、山东、广西等地客商竞相采购,更远销越南等海外市场。

  为了让这致富“黄金果”释放更大价值,当地成立苹果协会党支部、阿硐村苹果种植协会及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户“抱团”发展,从早熟的“红玫瑰”“优胜者”,到晚熟的“瑞雪”“维纳斯黄金”,10余个“早中晚熟搭配、红黄绿色交织、香脆甜味俱全”的优质品种既拉长市场供应周期,又让村民“春疏花、夏管护、秋摘果、冬剪枝”,全年务工不断档。

  “乡村振兴关键要让百姓腰包鼓起来。”望着绵延至山脚的花海,李子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段进辉信心满满地感叹道:“这苹果园开的是‘致富花’,结的是‘幸福果’。”

  从“春疏花”到“秋摘果”,苹果产业“四季不断档”的用工需求,让三塘乡村民“闲时”变“忙时”。当地果园年均用工超3万余个,年支付务工成本超300余万元,带动务工村民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强引擎”。去年,全乡4000余亩苹果产值达6600余万元。

  苹果产业腾飞的背后,是夯基垒台的久久为功——硬化道路直通果园、灌溉管网纵横田间、农技人员上门送技、配套建设加速推进等为苹果产业振兴新图景插上翅膀。“我们要牵住联农带农‘牛鼻子’,围绕‘稳规模、提品质、树品牌、增效益’下功夫,让苹果产业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三塘乡党委书记孙文峰说。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尹秘 张永霖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