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弥勒市:玫瑰花产业铺就群众“家门口”致富路
弥勒市聚焦农村劳动力“就业难”与特色产业“用工荒”的痛点,深挖本地玫瑰花特色产业潜能,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以“绣花”功夫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蹚出一条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新路子。
该市以政策红利为有力杠杆,为玫瑰花产业健康发展打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组合拳”,对符合条件的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给予专项就业见习补贴,对吸纳5名及以上本地脱贫劳动力的企业,发放就业帮扶补助,有效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激发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岗位的积极性;创新性推出“玫瑰花产业创业贷”,为返乡创业青年、种植大户提供最高30万元的贴息贷款,重点扶持玫瑰花深加工、电商销售等新兴业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不断延伸就业创业链条;联合农业、文旅等部门,共同打造“玫瑰花产业联合体”,促进玫瑰花种植、加工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成功催生500余个就业岗位,为劳动力提供更为丰富的就业选择。
该市以加强技能培训为切入点,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人才,为玫瑰花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将电商技能培训课堂搬到小河边村,开展“订单式”电商免费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本地青年掌握直播带货、网络营销等技能,拓宽玫瑰花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家门口”创业增收;依托小河边村原生态玫瑰花产业优势,培育“玫瑰花匠”特色劳务品牌,以行业能人为引领,推广先进的玫瑰花培育、采摘、加工技术,带动更多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该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基层,搭建起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平台,让就业信息和岗位触手可及,在太平街道章保社区等地布局玫瑰花分拣、包装、烘干等“微车间”,实行弹性工作制度,让村民既能照顾家庭、兼顾农活,又能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在小河边、将军寨等6个村(社区)设立就业服务站和零工驿站,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岗位信息发布机制。今年以来,通过微信群、公示栏等平台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3期,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岗位1855个,有效满足农村劳动力多样化就业需求。(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