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河口四桥飞架 “桥”见沿边开放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2日 10:46:00  来源: 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从南溪河到红河:河口四桥飞架,“桥”见沿边开放新篇章

  苍穹映衬下,红河水翻涌波浪。近日,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正式破土动工。这座全长420米,主跨采用(60+110+60)米矮塔斜拉结构的界河大桥,将成为中越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往来的又一重要枢纽。礼炮声中,红河奔涌,仿佛在诉说从“百年商埠”到“开放前沿”的沧桑巨变。

  边城往事 米轨上的光辉岁月

百年滇越米轨铁路(河口站)

  “呜——”声声汽笛划破边城的宁静,不远处,满载货物的列车缓缓驶来,两旁的游客们纷纷按下快门,用镜头定格住这一幕。人群中,土生土长的河口人李女士也举起手机,充当了一回“外地人”。她说:“因为从小生活在这里,早已对火车拉货的场景习以为常,站在游客的视角再看,觉得很奇妙,这条铁轨,可以说是见证了河口的变迁。”

从中越铁路大桥上驶向越南的米轨火车 钟显雾 摄

  人们谈起河口,必然离不开百年滇越铁路,这条铁轨与河口的发展轨迹融为一体。河口是滇越铁路在国内的终点站,作为滇越铁路路段同步开展建设的中越铁路大桥历经了三次被毁与修复,最终于1993年5月18日修复通车,河口口岸也随即恢复通关。

  走进1903老火车站,深褐色的铁轨笔直穿过石子路,每一根枕木上都布满了岁月的印记。今年已经72岁的河口三元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杰红在河口经营了二十多年的外贸生意,2002年1月,该公司拿下的一笔外贸订单——总值736万美元的10台新型米轨机车便是经中越铁路大桥发往越南,这也是当时河口口岸历史上最大的一单贸易。

  桥启新篇 公路上的熙熙攘攘

2001年1月8日 中越南溪河公路大桥正式开通

  2001年1月8日,中越南溪河公路大桥正式开通,这座全长136.06米,宽15米的大桥,改变了河口口岸交通“人车混行”的局面,也是中国河口与越南老街架起沟通交往的第二座桥。

等待出境满载而归的越南小商贩

  过去,每到清晨八时,越南商贩便推着满载货物的自行车忙碌穿梭于桥上,这也是游客孙燕对河口的最初印象。多年后再次来到这片边陲热土,看着公路大桥繁忙依旧,而通关设施却变得智能便捷,孙燕不住感叹道:“变化实在太大了!”

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联检大楼

  2021年河口县启动国门形象改造提升工程,重建与中越南溪河公路大桥同时启用的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联检大楼。2024年5月13日,南溪河联检大楼作为云南省公路口岸功能提升的第一个标志性工程正式启用。提档升级后的河口公路口岸,年出入境吞吐能力从700万人次/年跃升至1500万人次/年。

游客正在新联检大楼内排队通关

  截至今年3月2日,河口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01.3万人次,同比增长20%,成为今年云南对外开放口岸中首个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的口岸。

  车轮滚滚 货车载来希望活力

中越红河公路大桥通车庆典

  2009年11月1日,第三座桥梁——中越红河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北接河口县北山开发区东端,南连越南老街市金城商贸区,桥梁宽21.5米,为双向四车道,是中越双方联合在红河上所建设的第一座新型国际性大桥,大桥主桥墩设计为双V形,象征中越两国和平、友好、共谋发展。

北山国际货场等待出关的车辆 胡涛 摄

  北山国际货场,货车忙碌穿梭,红河公路大桥上川流不息。2023年11月,一辆装载着砂仁的货车从河口口岸入境,这是中国河口—越南老街就口岸货物运输“重进重出”试点达成共识后开行的首发;2024年10月15日,满载着2700件越南鲜食椰子的冷链货车从河口口岸通关入境,标志着全国陆运首票从越南进口的鲜食椰子成功落地河口;今年1月14日,20件越南燕窝干盏在河口海关监管下顺利从河口口岸入境,实现了云南省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越南燕窝干盏的首票突破……2024年,河口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37.7%,货值同比增长51.6%;出入境车辆31.55万辆/列/次,同比上升33.2%;出入境人员569.42万人次,位居云南省对外开放口岸首位。

  近年来,河口县不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通过智慧化、数字化赋能,通关时效从过去的40分钟缩短到了现在的平均10分钟,为口岸货物通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红河公路大桥上穿行的车流,已成为河口口岸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

  展望未来 水上“丝路”的新地标

  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作为首座完全按照两国技术标准“双认证”建设的跨境桥梁,大桥设计严格遵循中国公路—Ⅰ级荷载标准,并经过越南技术团队的复核确认。这条设计时速40公里的“黄金通道”,将更大程度提升中越进出口货物运输效率,助推中越两国经贸、人文、旅游等领域合作迈上更高台阶。

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渲染图

  “这座桥的每个参数都经过双重校验。”项目建设单位代表魏克亮介绍,从双向2%的横坡到两岸差异化的净空设计,所有细节都体现着“一国一策”的精细化对接。特别是主跨采用中越技术融合的抗震设计,其减震支座能同时抵御两国标准定义的烈度7度地震。

  从米轨铁路的汽笛声声,到公路大桥的车流不息,再到红河新桥的破土动工,四座桥梁不仅承载着中越两国民心相通的深厚情谊,更串联起河口从“百年商埠”迈向“开放前沿”的辉煌历程。(宁若萱)

责任编辑:赵芸瑞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