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绿春:搭建桥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4日 16:37:04  来源: 云南网

  连日来,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城的文智集团公司绿春分公司内忙碌异常,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对新鲜蔬菜进行分拣、包装、搬运工作,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该公司现有种植合作社5个、养殖合作社4个,拥有配送冷藏车辆23辆,员工总数58人,其中本地(附近)员工40人。

  “我是附近村民,在这上班很轻松,时间也比较自由,每周有两三天休息时间,工资也相对稳定,最重要的是离家近,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感觉很满足。”对工作和收入状况,该公司员工李小抽很满意。

  公司副总经理高强表示,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将持续增加本地就业岗位,“我们现有员工有95%以上都是本地人员,以后随着业务发展还将继续加大本地人员招聘力度,增加就业岗位。”

  近年来,绿春县借助党建引领、政策扶持、技能培训以及服务平台建设等多元化策略,持续构建连接供需、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桥梁,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注入新的活力。据了解,绿春县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党组织+企业+帮扶车间+脱贫户”的模式,加大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力度,增加群众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以沁灵茶业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充分依托松东村周边丰富的茶园资源,构建立体生态茶园模式,多方合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茶园改造、农户合作、技术帮扶、鲜叶保价收购等方式,鼓励、带动群众积极参与茶产业发展,并大量招收本地员工,在逐步做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帮助老百姓形成持续、稳定收入,现已联农带农140余户。

  以此为代表,绿春县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党组织+企业+帮扶车间+脱贫户”模式,加大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力度,增加群众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通过实施一系列就业支持措施,显著提升群众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实现了劳动力本地就业与转移就业有效结合,进一步拓宽群众就业途径,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全县已认定帮扶车间11家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455人并发放相应就业帮扶车间补贴,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还能在工作之余照顾家庭,极大提升了群众幸福感、满足感。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白院生 施代代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