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农事正忙。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牛角寨镇新安所村委会的梯田间,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农技人员与农户全力投入春耕生产,水稻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工作有序进行。
走进田间,只见植保无人机在飞手的精准操控下,将育秧营养土均匀调制到秧田边。农户与农技人员紧锣密鼓地进行秧盘摆放、基质装盘、浇水、撒种、盖土等红米秧盘育苗工作。现场,无人机的轰鸣与农户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热力四射的春耕“交响曲”。
“我年纪大了,想种田却力不从心,现在州、县工作队来这里进行机器种水稻试验,我家的田被选为试验田,真是太开心了!听说机器能帮我们插秧、收割谷子、烘干粮食,我充满期待。”73岁的农户车志明感叹道。
针对梯田地块小、山高坡陡的实际情况,元阳县近年来积极探索山地机械化耕作,充分利用现代化农机实现“智慧耕作”,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通过良田、良种、良技、良机的综合运用,元阳县将春耕与春管紧密结合,为增产丰收贡献农机力量,同时坚持农技队伍与农机队伍同步建设,深入推进“藏粮于技”战略。
“我们通过与合作社合作,充实农技队伍,提升服务能力。”县农机管理站站长黄冲说:“我们还加强与州级合作交流,协同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提高农技人员专业素质,确保技术人员到位、良田良法落地、技术要领传授到人,让春管工作更加高效。”
据悉,元阳县自2023年起便积极探索实践适合山地的“无人机+机械化”农机运用模式。在马街乡首次示范推广120亩“无人机+机械化”高效水稻生产技术,取得显著成效,无人机“直播”的水稻品种平均亩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增产超30%。
去年,该县又实施了“红河州元阳县2024年梯田水稻机械化熟化基地建设项目”,进一步开展梯田无人机播撒、植保、吊运及小型脱粒机脱粒、小型烘干机等试验,涉及面积299.83亩、农户100户。
目前,全县植保无人机总作业面积达16.562万亩,为农户节省大量开支,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充分展现“山地农业机械化”在梯田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刘润华 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