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保和乡的田间地头一片春耕忙碌之景,种植户正抢抓时令,有序推进姜柄瓜和甘蔗种植。
走进保和乡保和村的姜柄瓜种植地,种植户崔红明与妻子正忙着在自家地里打整土地、留坑栽苗。这是他第6年种植姜柄瓜了,种植经验已经很丰富,“种姜柄瓜要先打窝、放肥料,然后移栽苗,再盖上薄膜。去年我种的姜柄瓜有6000元左右的收益呢。”
保和村党总支委员晏梅介绍,姜柄瓜种植周期短、适应性强,保和乡疏松透气的土质非常适合其生长。当地自2017年引入姜柄瓜种植以来,已经有200多户农户加入种植行列,如今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500余亩。“姜柄瓜从2月开始种植,到5月就有收益。我们考虑成立合作社,引进企业,让农户有更多收益。”晏梅表示。
据了解,保和乡海拔落差大,农户顺势而为发展立体式农业。经过几年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山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在保和乡斐贾村、核桃寨村、白巫山村的600多亩甘蔗地里,专门用于榨糖的甘蔗正在集中栽种,当地甘蔗种植户主要承接元阳一家制糖公司的订单。
斐贾村村民李金祥算了一笔账:“种植甘蔗比种植玉米划算,第一年栽种的甘蔗亩产量3吨多,第二年亩产5吨至6吨,按每吨500元收购价计算,每亩就有近3000元收入,运费还不用自己出,只需雇佣工人收甘蔗、装车就可以了。”
为确保姜柄瓜、甘蔗等农作物种植有序推进,近期保和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及时为农民解答疑难,为今年的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我们做好政策宣传,定期到农机店、农资店检查,让农资、农机成为春耕备耕中农户的好帮手。同时做好技术指导,安排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让农户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保和乡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主任李瑶说。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李金春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