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氨合成塔。
近年来,开远市锚定新型工业、生态宜居发展定位,在快转型、强升级、提质效上积极进取,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2024年,开远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亿元、同比增长5%;规上工业企业111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10.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68亿元、同比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4亿元、同比增长5.5%。
技术赋能 转型升级
2024年,云南小龙潭矿务局创新剥离半连续排土工艺,通过挖掘机、卡车、破碎站、带式输送机配合作业,将剥离出的泥灰岩用液压挖掘机采装后由卡车运输到破碎站,再通过破碎机处理后将碎石由胶带机运输至排土场排弃。
“从传统单一汽车运输的间断排土工艺,到现在的剥离半连续排土工艺,既填补了我国露天矿剥离空白,又降低了矿山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每年可节省剥离成本约1900万元,胶带机排土剩余排量增至1150万立方米。”布沼坝露天矿分公司总经理吴景富介绍。
云南小龙潭矿务局加快推进煤炭产业一体化发展、全产业链整合协同,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深化国企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去年,企业累计供应电煤860.23万吨,约占全省电煤供应总量的29%。
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同样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实现降碳减排增效。
作为云南解化合成氨厂生产液氨最关键的设备,氨合成塔的生产能力高低,直接关系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为进一步提高合成氨系统生产能力,云南解化公司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相继对3座氨合成塔内件进行了国产化改造。“内件更换后,产量由原来的每小时18吨提高到每小时21吨。”云南解化合成氨厂合成车间主任缪祥浩说。
为持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云南解化合成氨厂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深挖装置潜能,先后完成云煤炉气化关键技术研发、循环洗涤系统优化、新增煤气化废锅和612变换气洗氨塔投用,实现生产过程安全、环保、优质、稳定运行。2024年,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生产目标,创下年产42万吨的历史新高。
传统产业一直是开远市工业经济发展壮大的“压舱石”。2024年,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10.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当地正以创新思维谋篇布局,持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工艺先进化、产品高端化、品牌知名化、产业集聚化方向发展,加快重塑竞争优势、奠定发展胜势。
点绿成金 动力焕新
剑角峰风电场上,巨大的发电机叶轮在风力驱动下飞速旋转,风能转化为清洁电能,源源不断输送到远方。
位于中和营镇、乐白道街道的剑角峰风电场是云南省“8+3”能源规划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开远市继大黑山风电场、仙人洞坡风电场后建成的第三个风电项目。去年,全市风力发电量达22.25亿千瓦时。
着眼绿色化、低碳化,开远市不断探索能源发展新模式,在充分发挥煤矿资源优势基础上,大力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着力构建“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全市已纳入省级建设方案能源项目19个、总装机312.5万千瓦,预计今年底电力装机将达377万千瓦,水电、新能源及储能装机占比将提升至49.6%,新能源发电量将达27亿千瓦时。待剑角峰、仙人洞坡、大黑山风电场完成扩建后,全市风力发电量预计可达31亿千瓦时;在建及规划12个光伏项目投产后,光伏年发电量预计可达13亿千瓦时。
视线转向开远产业园区。食品加工产业园热气腾腾,纺织园区机声隆隆,轻工业产业园生产繁忙。开远市加快推进“一区四园”建设,入驻企业达11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79家、占全市的71.17%。
随着产业园区入驻企业不断增多,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与科技、智慧、人才等先进生产力持续汇集,以开远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越南,对外经济迎来新局面,园区逐渐成为开远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
云报全媒体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曹蔓夫 胡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