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碑格乡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农户正抢抓时节播种藠头,种下新年的期盼和致富新希望。
在碑格乡鲁姑母村委会阿痴村藠头高产高效生产项目试验地,当地农户忙着翻土、施肥、播种,绘成一幅热火朝天的春耕画卷。“我家种了藠头五六亩,从以前每年收入2万至3万元增长到现在的4万至6万元,收益逐年提升。”村民王海超乐呵呵地说。
藠头是碑格乡的主导产业之一。为做好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该乡近期组织干部职工及驻村工作队员组成志愿服务队,帮助农户开沟冲行、放藠种。在大家通力配合下,一垄垄土地上藠头成行连片,铺满田间。
藠头丰产,不仅要种好,更要管好。为实现藠头品质与产量双提升,碑格乡积极同红河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学院达成合作,开展绿色防控种植管理技术试验,形成标准化栽种及管理技术规程,在种植前、中、后阶段,聘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种植过程中通过增加生物菌有机肥可减少化学蛋白的使用量,播种前使用杀虫剂净种,能有效防止后期病虫害发生,促进增产增收。”红河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学院副教授雷恩介绍。
在专家团队指导下,当地村民逐步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为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有了这些新方法助力,大家对今年收成充满信心,预计产量将比以往有提高。”村民王关英满怀信心地说。
近年来,碑格乡不断打造“开远藠头”名片,在持续扩大种植产业的同时,不断培育建设大型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建成碑格乡藠头加工中心,推动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如今,藠头不仅销往国内各大城市,还远销海外,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介绍,今年全乡藠头种植面积预计在1.6万亩左右,总产量可达2.1万吨。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郭斯维 陈海斌 李雪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