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暖暖的阳光温柔地洒向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大屯街道小寨社区的龟背竹种植基地,一棵棵龟背竹在暖阳下惬意地舒展厚实的叶片。
“大家看,这株龟背竹叶片饱满,纹路清晰,摆在家里特别有档次!”基地的一角,带货主播正拿着手机,热情洋溢地向直播间里的观众介绍眼前的龟背竹。不一会儿,直播间里订单不断。
龟背竹是天南星科龟背竹属植物,因其独特叶片形状而得名。大屯街道地势平坦,气温适宜,为龟背竹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龟背竹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观叶植物,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大屯街道小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汤春雨笑呵呵地说:“我们这里种植的龟背竹有35亩左右,老百姓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
近年来,小寨社区以龟背竹种植为抓手,持续推动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带动群众增收,探索出一条特色种植新路径。
有了好产品,该如何打开销路?小寨社区给出的答案是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我们这里阳光充足,农产品品质非常好,但常常面临滞销问题。”社区工作人员管春妮回忆:“直到我们接触到了电商平台后,情况才发生转变。”
管春妮介绍,社区龟背竹种植基地配备12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专业主播。通过小红书、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现在这些本地产的龟背竹已经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介绍,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方式,小寨社区去年龟背竹销售额达180万元,真正实现了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丰收”。“我们打算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居民增收。”汤春雨充满信心地表示。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王佳 杨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