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弥勒市打造劳务品牌促创业就业——厚植创业就业沃土 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劳务技能培训
走进弥勒市福城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村,放眼望去,连片的玫瑰长势良好。2013年以来,小河边村依托当地生态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优势,把集中流转的土地“三通一平”后,再免费“倒包”给群众,按照“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持续辐射周边乡村发展,使小河边村玫瑰产业成为“玫瑰种植+玫瑰加工+休闲旅游”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探索走出了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近就业的新路子。
据章保社区党总支书记杨金坤介绍,小河边玫瑰花种植由2013年的6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余亩,亩产值达2万元,每年解决用工1200余人。“我们将积极建设集农业文化、精品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区,带动集体经济和群众富起来。预计今年可创收2000余万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带动周边县(市)劳动力就业1万余人次。”杨金坤说。
近年来,弥勒市践行“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强一域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理念,将劳务品牌培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广特色产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模式,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医康养、体学智”旅游经济,先后打造了“弥勒大厨”“弥勒绿康”“弥勒小红帽”3个州级特色劳务品牌,助推全市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
2024年,该市依托小河边村特色玫瑰产业培育,着力打造“玫瑰花匠”特色劳务品牌,内容覆盖玫瑰花培育、采摘、食用加工等一系列技术工艺,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仅小河边村“玫瑰花匠”特色劳务品牌,就带动创业200余人、就业1万余人次。目前,该市文旅类经营主体2万余个,仅餐饮业从业人员就有7000余人。
“在家人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玫瑰花产品销售这个行业。”2017年大学毕业后,袁梅走上了玫瑰花产品销售的道路。由于肯吃苦、能力强,2022年,袁梅依托村集体的云南品鑫有限责任公司,在村里开起了玫瑰花系列产品直营店,每月净收入达1.5万元。如今,在袁梅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创业,带动更多人稳定就业。
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农民、高校毕业生,该市不断延伸服务触角,通过实施“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服务”一体化帮扶,全力推进就业与产业融合发展,以“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为抓手,全力推进“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全面做好返乡创业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10类重点群体申请的创业贷款,通过优化服务举措全力扶持大众创业,推动“归雁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参加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我掌握了玫瑰花种植的高产技术。今年我家的玫瑰花亩产量预计在1300公斤以上,按每公斤售价5元测算,亩产值将在6500元以上。”小河边村村民周琼芬说。在弥勒市,很多像周琼芬一样的村民都享受到了技术培训带来的红利。
为推行“直补快办”,该市简化政策性补贴申办流程,助力康养旅居企业、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业,助推小河边村获评省级高原特色农业类“产业+”创业村落、小太平村获评省级文旅康养类“绿美+”创业村落,充分发挥创业带来的蝴蝶效应,推动养老旅居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2024年,该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32万元,支持435名劳动者自主创业,带动1773名城乡劳动力就业。目前,该市累计培育旅游行业创业主体3.23万户,带动就地就近就业5万余人。
近年来,弥勒市通过巧打“品牌培育、扶持创业、技能提升”三张特色牌,持续开发就业新业态,构建“产业+旅游+就业”发展模式,围绕特色产业打造劳务品牌,千方百计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赵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