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时节,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中心敬老院,只见院内平整开阔、环境整洁,空气清新、设施完善。老人们三五成群,或聚在一起散步聊天,或在休息室健身锻炼。
“我在这里过得很舒适,饮食都会按照老人身体需求来搭配,关心照顾也无微不至,护工们不怕脏不怕累,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谈及敬老院的生活,84岁的特困老人冯德恩感叹不已。他来到敬老院已有3年时间,虽然行动不太方便,但这里的护工对他悉心照料,让老人的精神得到很大慰藉。
近年来,石屏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不断补齐民生短板,让广大群众幼有所育、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努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让各族群众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老一小”牵动千万家庭,关乎民生、连着民心。石屏县现有留守儿童1370人、留守老人651人,如何更好地关心关爱“一老一小”,完善落实留守老人、儿童和困境儿童常态走访机制,就成为了石屏县开展民生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该县不断创新“一对一”等服务新模式,确保挂联帮扶和服务实效。落实455名机关干部、860名村(社区)干部、11362名“爱心妈妈”等开展挂联帮扶。成立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9个、“儿童之家”117个、敬老院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9个,运营老年幸福食堂3个,完成困难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208户。为留守儿童、老人提供关爱服务活动的场所,实现留守儿童、老人关爱服务全覆盖。
石屏县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科科长周涛介绍,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关爱保护工作服务体系,精准摸排动态管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阵地建设,全覆盖挂联帮扶和发放救助资金等方式,全县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上持续发力,“努力让生活在石屏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稳步推进的同时,石屏县不断加大就业保障关注度,运用多种方式强化就业服务,稳定就业岗位,为求职者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
“我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这个岗位后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比较好,来这里一年多了,我觉得这个岗位挺适合我的。”2023年毕业的朱理选择回到石屏就业,通过参加“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等主题招聘活动,成功入职石屏十方云颐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在家乡实现了就业梦。
该公司总经理陈用表示,企业自2022年在石屏火车站开发文旅综合体以来,设置了具有特色的火车酒店及主题餐厅、咖啡厅等,为社会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通过对招聘平台,我们也找到了适合人才,去年招到了10多名应届毕业生。”
据悉,去年以来石屏县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场,提供就业岗位45000余个,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47万人。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石屏县充分聚焦保障改善民生改革攻坚,从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突破口,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健康石屏行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举措,让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如今,石屏县各中小学校园环境更加靓丽,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刘涵 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