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绿春:党建引领“五抓五提升”,促边疆群众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5日 11:30:00  来源: 云南网

  去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以党建引领,大力推行“五抓五提升”举措,全力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有力促进7000余名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有效解决群众就业与照顾家庭难以兼顾的问题,显著增强乡村经济发展韧性,促进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绿春县有外出务工人数近8万人。近年来,当地将党建引领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视作头号民生工程,由组织、人社部门牵头,全面加强对就近就地就业工作宏观指导和资源合理配置,探索出抓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促就业、升级就业帮扶车间、对外招小商、扶持返乡人才创业、开发非遗民族文化创收的“五抓五提升”模式,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为边疆群众铺就一条就业创收、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幸福道路。

  在大兴镇,镇党委认真指导迷克村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推行“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成立由党组织领办的绿春县迷客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吸纳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务工4300余人,发放劳务费86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合作社引进本地龙头企业云南林益苏丫茶业有限公司,稳定吸纳60余名群众就业,从茶叶采摘、加工到销售,构建起稳固的茶产业链合作关系,村集体经济收入迈入“百万元”大关,让群众在家门口收获稳定收入,不断提升就近就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县人社局、教体局认真指导绿春县就业帮扶车间——文智集团公司绿春分公司的帮扶车间迭代升级,积极打造“企业+帮扶车间+群众”紧密协同一体化体系,因地制宜成立种植合作社5个、养殖合作社4个,全方位拓展产业版图与就业空间,在蔬菜分拣、产品包装、物流运输等全流程作业环节,充分吸纳本地劳动力稳定就业60余人、人均收入稳定在3500元以上,开发零工岗位200余个、95%以上均为本地群众,推动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

  绿春县精准锚定县内产业空白与就业需求契合点,结合学校学生校服需求却缺乏本土专业生产企业的现状,多部门联动发力,全力招引福建兴盛服装制造厂制衣车间落户。服装厂积极发挥自身潜能,高效布局校服生产专线,稳定招募50余名本地群众、人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员工既能收获稳定经济来源,又能妥善兼顾家庭,让“挣钱养家”与“陪伴家人”两不误,有效破解“一老一小”照料难题。这一“微型工厂”也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

  全县还精准锁定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潜力群体,实施“人才归雁”计划,通过创业资金支持、项目对接指导、技术培训赋能等措施,吸引在外游子回乡创业。

  半坡乡外出务工青年人才王玉兴在政策感召下返乡创办园丰电子厂,订单化生产高频变压器零配件,带动吸纳本地16名“陪读”妈妈与3名残疾人就近就业,同时创造100余个零工岗位,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与岗位适配优化,人均月收入约30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力与创新基因。

  半坡乡二甫村党组织积极探索“党组织+编织协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组织化路径,牵头成立“鼓凳”协会,投入村集体经济资金20万元作为滚动帮扶资金,为协会初始会员7户每户发放2万元“帮扶金”,建设“鼓凳”手工艺制作车间,大力推行“1+7”大户带小户联动模式,共同传承发展“鼓凳”编织技艺。“鼓凳”产业覆盖全村112户、占比高达80%,去年总产值突破400万元,带动104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部分村民还发展橡胶、八角等产业,全体村民全部实现本地发展就业。

  在传承非遗手工艺过程中,哈尼族技艺能手热心教会拉祜族同胞编制技艺,频繁交流、互帮互助、携手共进,“鼓凳”产业成为促进边疆边境地区群众增收的“金饭碗”与民族团结的“连心桥”,极大提升边疆边境地区固边、稳边、兴边的群众基础。

  云南网记者 饶勇

责任编辑:杨吉娟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