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将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头等大事。各级党组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合各方力量,大力发掘民族文化内涵,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突破口,强化组织保障、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两大抓手,充分挖掘传统民族文化非遗手工艺品潜力,将工艺品变产品,成功凝聚产业化力量,为边境群众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实现就地就近增收致富,逐步探索走出了一条边疆地区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之路。
半坡乡二甫新村地处中国、越南、老挝三国交界边陲要地,这里一村住两族——哈尼族和拉祜族,村民以古老的哈尼族非遗手工艺“鼓凳”编织技艺制作的竹编凳子坚实耐用,一直深受市场欢迎。然而,手艺传承者稀缺、制作工序复杂繁琐、启动资金匮乏等问题,一直束缚着“鼓凳”产业由民族工艺品向带动群众增收商品转化的步伐。
为此,村党组织勇挑引领发展大梁,在乡党委支持下全力探索建设非遗手工艺“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推动“鼓凳”产业实现美丽蝶变,为边境地区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奠定坚实基础。
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精准发力,牵头成立“鼓凳”协会,投入村集体经济资金20万元作为滚动帮扶资金,向协会初始会员7户每户发放2万元“帮扶金”,帮助购置藤条、升级设备,作为发展带头人。村党组织精心组织开展编织培训5期300余人,推动“鼓凳”制作质量过硬。在乡党委支持下,建设二甫新村“鼓凳”手工艺制作车间,推动产业覆盖全村112户、占比高达80%,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9万元、户均增收超1万元,为村民开启家门口就业致富道路。
为打破“鼓凳”产业小、散、乱的旧格局,村党组织书记牵头成立二甫村农副产品合作社,全力打造“统一组织、精细管理、规模生产、多元销售”运营体系,招引回乡人才开设电商直播间,使“鼓凳”产品畅销周边县市,逐步在省内外市场崭露头角,价格稳定在每只50至120元区间,2024年全村“鼓凳”产业总产值突破400万元,带动232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党组织积极探索“组织引领、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方式,大力推行“1+7”编制能手带邻里联动模式。村党组织主导入股资金筹集,编织能手积极发挥示范效应,分享制作秘籍、培养技术骨干、保障原料供应,推动普通农户年产量提升至1000只以上。
在传承非遗手工艺过程中,哈尼族技艺能手热心教会拉祜族同胞编制技艺,频繁交流、互帮互助、携手共进,“鼓凳”产业成为促进边疆边境地区群众增收的“金饭碗”与民族团结的“连心桥”。2020年,二甫新村荣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如今的二甫新村,农闲时村民在家无所事事的场景一去不复返,家家户户沉浸在“鼓凳”编织的忙碌与快乐中,“鼓凳”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部分村民还发展起橡胶、八角等产业,全体村民全部实现本地发展就业,进一步巩固了固边、稳边、兴边的群众基础。
云南网记者 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