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泸西县:“三色”蝶变绘就绿色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4日 17:21:38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旧城镇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实现了从废弃矿山到绿野青川、昔日矿工变新型农民、特色产业升级带富产业的美丽蝶变,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富民强镇的新路子。

  为助力矿山复垦披“绿装”,废弃之地展“新颜”,旧城镇紧紧把握全县“绿美先锋”行动机遇,创新推行“镇统筹、支部引、齐参与”的矿山复垦模式,大力推进矿山复绿工作。目前已完成12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累计恢复治理土地39.81公顷,新增耕地13.26公顷。同时,广泛栽种川滇桤木、杉木、银杏等苗木415万株,实现复绿面积16434亩,并发展经济林23.78公顷。往昔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如今已被葱郁的绿色覆盖,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野青川”,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煤矿关闭后,解决上万矿工的生计问题成为旧城镇的首要民生任务。镇政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矿区“沉睡资源”的盘活利用,全力推动生产模式转变。例如,河民村矿工许牙定率先转型发展桑蚕产业,收入大幅增长,带动了全村桑蚕养殖热潮,众多昔日矿工成功转变为“新型农民”,生活越活越有盼头。

  在此过程中,村集体引领带动15家原矿企积极转型,承租复垦土地开展多元化种植与养殖项目。种植各类农作物4000余亩、花卉600余亩、牧草1000余亩,建设养殖场19个,养殖蛋鸡54万羽、肉猪3.78万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群众增收1.2亿元。

  旧城镇牢牢抓住产业发展关键,将番茄作为核心主导产业,组织种植能手和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现身说法传授种植技术,并协调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全方位指导,推动番茄产业从“一村一品”向“一镇一特”跨越,发展成为全镇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此外,成功引进夫之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壮大番茄、蔬菜产业规模,完善冷链物流建设,实现年产值25000余吨、7000多万元,推动蔬菜产业向“三产融合”方向迈进。

  目前,番茄产业已覆盖全镇8个村委会2500余户,种植面积达14000余亩,催生20家合作组织,建成果蔬交易市场及分拣包装车间,年均交易番茄量达10万余吨,形成全省第二大番茄交易市场,产品远销广东、广西、上海等地以及越南,“特色产业”成功转变为“带富产业”,为旧城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李啟雄 武鸿丽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