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个旧市倘甸乡:“田间软黄金”蚂蟥 铺实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6日 09:51:00  来源: 云南网-红河日报

原标题:个旧市倘甸乡:“田间软黄金”蚂蟥 铺实乡村振兴路

近年来,个旧市倘甸乡村民不断拓展增收渠道,通过养殖蚂蟥(又称水蛭),获得较好经济收益。

在个旧市倘甸乡的润清水蛭繁育示范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水池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工人们正忙碌地将体块饱满、色泽鲜润的蚂蟥分拣入桶。据基地技术员黄峻波介绍,这里养殖的是中国传统特种药用水生生物——菲牛蛭及宽体金线蛭,宽体金线蛭不吸血,以新鲜螺蛳为食。菲牛蛭在广西运用于活体理疗,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

“宽体金线蛭适宜生长水温为10℃—35℃,对水质和温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个旧市倘甸乡夏季的平均温度为21.18℃,冬季的平均温度为11.8℃,四季都非常适合养殖宽体金线蛭,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益。”黄峻波说,“蚂蟥不仅是药材,其提取物在医药、美容领域也备受青睐,市场需求大。目前,我们基地正积极带动周边村民参与养殖,为村民提供了300个稳定的就业岗位。”

蚂蟥的药用价值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其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跌打损伤等多种功效。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蚂蟥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也展现出独特的效果,市场需求量激增。据黄峻波介绍,6斤—7斤的宽体金线蛭可晒制成1斤干货,成品市场价格高达每斤1000余元,被誉为“河泥里的软黄金”。

蚂蟥养殖的兴起,不仅是对传统农业的一次创新,还是对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致富机会。黄峻波表示:“未来,我们将引导村民投身蚂蟥或田螺养殖,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延伸产业链,以蚂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携手实现富饶乡村的愿景。”(龙思琪)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