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石屏:立“竹”优势 新城乡富“竹”生活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8日 16:02:30  来源: 云南网

  “生态竹乡·绿美新城”,“竹”不仅是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新城乡的一张名片,还是新城聚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利器”。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道路上,新城乡党委政府通过党建引领,立足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竹子产业,以产业兴旺促进群众增收,奏响乡村全面振兴“进行曲”。

  走进新城,一眼望去,山上竹海碧绿无垠;竹林里,竹农手持镰刀穿梭于密密麻麻的竹林之间,认真挑选竹子,手起刀落间,砍下一棵棵碧绿挺直的金竹,一捆一捆整齐堆放,准备运到集镇上进行交易。

  每年7月以后,就逐步进入金竹上市的高峰期,这段时间,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在路上都会时不时遇到一辆辆满载金竹而归的车子。

  在交易市场上,收购商认真记账,工人忙着装货,竹农来来往往,车水马龙,十分热闹。“竹子成林以后,杂草较少,管理起来基本不用什么成本。运到市场上一捆30到45元不等,除去车油钱和劳动成本以外剩下的就是纯收入了。”村民李少平说道,“今天是赶街天,卖竹子的人很多,我也拉了一车竹子还有一袋小米辣来卖,价格还可以。”

  管理成本低、价格较稳定、变现较快,这是乡党委政府鼓励发展竹子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早在2006年新城乡就成立了竹子协会,目的是更好地协调政府、竹农、市场三者间的关系,确保竹子产业持续发展。后来,乡党委政府制订了新城乡竹业产业发展规划,并落实好育苗指导、资金补助、市场信息提供等一系列帮扶政策,通过“支部+协会”模式,有效带动群众发展竹产业;竹子种植面积由当时的2.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5万余亩,产值达到3500万元。

  竹子可再生性很强,合理采伐后,不仅不破坏生态,而且还有益再生,山依旧是青山,竹海依旧是竹海。这些年来,通过乡党委政府和全乡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竹子已经成为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村民们就地取“财”,用“竹”增收,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

  下一步,新城乡将持续在发展竹产业上下功夫,加强与云南省竹藤协会的联系合作,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人才,在集镇区探索建设竹产品加工厂,不断提升竹产品附加值,助力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持续推动生态优势发展为经济优势。

  云南网记者 杨子双 通讯员 李伍超

责任编辑:韩艳慧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