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红河县“民族团结+N宣传” 推动示范创建“再升温”
红河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多措并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深挖模范事迹,厚植创建氛围
红河县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充分利用LED显示屏、户外广告、宣传标语、宣传展板等广泛宣传他们的模范事迹,发挥榜样力量,激发全县各族群众参与民族团结创建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全域创建、全员创建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县搭建民族团结亭26个、命名民族团结树39棵,设立独立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宣传橱窗1200余块,13个乡镇积极打造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法治长廊等阵地。
活用宣讲阵地,铸牢团结意识
依托县委宣讲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红河县统一战线宣讲团等宣传人才力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等“五进”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万名党员进党校、国民教育等必修课,铸牢各级干部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截至目前,开展“五进”宣讲活动120余场次、各类培训60余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测试70余次。
巧借节庆之机,增进民族认同
红河县结合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月等宣传活动,抓住少数民族重大节庆(哈尼“十月年”、彝族“火把节”等)契机,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通过开展这些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凝聚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76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50余条。
善用媒体平台,广拓宣传覆盖
红河县充分利用电视、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各类媒体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9个栏目,定期推送民族团结的政策法规、先进典型事迹和民族文化活动等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截至目前,在《今日民族》《民族时报》等省级以上媒体采用了红河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新闻信息53条,推出红河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系列新闻报道10余篇,推出“石榴籽”学习课堂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