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看!干热河谷演绎“只此青绿”~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8日 09:41:00  来源: 云南红河发布

  原标题:绿美红河|看!干热河谷演绎“只此青绿”~

红河县干热河谷区域

  走进红河县大羊街乡红土坡下寨热区水果种植基地,一颗颗芒果、柠檬缀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果农王海英忙着向工人传授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水果长势喜人

  据王海英介绍,该基地9年前开始发展热区水果种植,去年10月,红河县“一河五库”连通工程的建成,解决了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的问题,让红土坡周边果农的芒果、荔枝、释迦果等3000余亩热区水果产业得到更好发展,也让红河县广袤的热区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逐渐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红河县境内海拔1200米以下面积56.94万亩的干热河谷光热资源丰富,有“天然温室”的美誉,是发展热带经济果蔬的理想之地,但年降水只有800多毫米,且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倍,灌溉用水不足成为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修复的瓶颈。

  为此,红河县以“水”为突破,按照“高水低用、河库连通、引流为先、改沟为管、综合保护”的思路,依托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立体循环系统,将高海拔梯田水系及水库引入干热河谷灌区,先后实施红河谷热区高效节水灌溉和俄阿中型灌区、阿底坡热区综合保护修复等供水工程,投资3.95亿元实施“一河五库”连通工程,建成103条灌溉沟渠、83.71千米主供水管网、571.81千米各型号引水管道、308座各类蓄水池及坝塘,实现县域内天然水网互联互通,高效节水灌溉网初具规模,农业水利化程度增至55%,有效解决50万亩干热河谷灌溉用水问题。

水果长势喜人

  近年来,红河县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目标,以打造具有热区特质的干热河谷综合保护修复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为抓手,突出政策导向、项目抓手、产业牵引,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有效衔接、协同互补、系统发力,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并向金山银山转化。

  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利器。“红河干热河谷地区因日照充足、早晚温差大,对种植柑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截至目前,公司共流转土地1300余亩,种植沃柑1100余亩、红美人200余亩。我们种植的柑橘除了在国内销售,还出口至缅甸、柬埔寨。”红河鼎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群说,该公司除了流转土地进行热区果蔬开发外,还向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就业,实现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荒山薄地变成“聚宝盆”

  昔日的荒山薄地变成如今的绿色果林、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红河县通过统筹推进生态修复与热区开发,实现干热河谷区域水果产业产值7.6亿元,治理水土流失987平方公里,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率达58.3%,干热河谷区域水果产业产值达8.0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14267户农户共同发展热区产业10.5万亩,年户均增收2.55万元。(罗德陞 李华 杨天龙 赵龙云)

责任编辑:沐贞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