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红河州:易地扶贫搬迁点盛开文明实践花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5日 17:10:00  来源: 云南网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云南省红河州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幸福感获得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如今全州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各族群众崇尚文明新风,呈现出奋发向上、团结和美的新面貌。

  “广播一天三次,提醒我们家里要收拾干净、通风,要经常洗澡换衣服,特别是要经常洗手。”2月14日,在蒙自市期路白乡龙泉社区,正在煮面条的苗族居民付琼芬告诉记者,自从去年9月份搬新家后,由于各方面的宣传引导,全家人都变得越来越爱干净。“现在不但有卫生间,还有太阳能,随时都有热水,每天不洗次澡都觉得全身不自在,尤其是干农活回来,洗个澡,换身干净衣裳再吃饭,吃了饭躺在沙发上看看电视,日子又美又充实。想起以前在老寨子,生活条件简陋,到处都是灰尘白土的,想讲究,也没有那个条件,日子过得灰头土脸。”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已成为群众的行为习惯。在全州各扶贫搬迁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开展文明家庭评选,组织巾帼帮收家志愿者服务队挨家挨户帮助指导村民收家治家,让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由村中党员干部带头,带动群众清洁美化村中公共环境,使群众住得安心、舒适;创建文明居民荣誉超市,以打扫卫生换积分、积分换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励群众在爱文明讲卫生中比学赶超,朝着美好生活积极努力。

  在弥勒市东山镇将军寨社区搬迁点,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张树红告诉记者:“在文明家庭评选中,社区以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切入点,从加强居民的职业道德,民族团结,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培养等方面来进行评选,倡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以前干活回来,锄头、家什乱摆,现在都收得顺顺当当的。在公共环境方面,各家门前各家扫,做得相当好。如果有一两家门外不干净,再看看其他人家,自己都会害羞的。”在红河县西湖小区扶贫搬迁点,哈尼族居民李斗嘎说。

  群众思想意识有了转变,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能够积极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现在,每户居民家中都是生活富足、讲究卫生的新面貌。

  在付琼芬家,记者发现,刚刚给女儿和儿子煮好面条的女主人,分别给儿女拿出了新筷子。“我们家现在夹菜分面条都用公筷,疫情期间,家里人更加注意文明接触,以免口水四处散播。”付琼芬在昆明读大学的女儿说,在她们家,文明用餐,使用公筷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

  在各扶贫搬迁点,居住着三四种少数民族。各族居民虽然风俗不同,节日各异,但在同一个小区里生活得其乐融融,大家团结互助,不仅能在各自节日,互相赠送礼物,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公共活动。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在龙泉社区,记者看到,几个戴着口罩、党徽,拿着火钳、笤帚的群众正在社区绿化带、街道上忙碌着。为了保持社区公共区域干净整洁,社区10余名党员主动带头负责每天清扫环境卫生,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对每栋楼房的楼道和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在驻村工作队员、社区党员的带动下,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了“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中来。

  “讲卫生才会有健康,这几天我了解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以后我们要爱护环境、注意卫生,你做我做大家做才做得好,一起把我们社区卫生搞好。”刚参加完小区环境清扫的苗族居民侯家平说。

  云南网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杨红伟 王美红

责任编辑:王胤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