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红河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个旧专场上获悉,“十四五”以来,个旧市聚焦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壮大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产业链,经济实力实现量级跃升,继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后,2025年预计达435亿元,年均增长4.5%左右,经济总量持续稳居全州第三。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抓手,个旧市持续壮大“三大经济”,个旧产业园区“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2024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9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23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7%,营业收入有望突破300亿元以上。同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云南省现代工业强市,全省唯一的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及化学材料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以锡、铟、铜、铝、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持续壮大。2024年,全市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产值达584.57亿元,2025年预计达650亿元。

“一瓶奶、一袋米、一尾鱼、一味药”等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个旧市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超级稻示范基地”百亩连片示范多次刷新世界亩产纪录,“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走在全省前列,恒洋渔业获评云南省龙头企业;“云梯谷”“乍甸”“森林牧场”等4个品牌入选“绿色云品”,云河药业排名国家“中药企业品牌百强”之列,2024年农业总产值达42.53亿元。

聚焦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个旧市先后建成1家4A、4家3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避暑旅游目的地”三大国家气候标志品牌。通过打造“梨花谷”“尼格泉”“滑翔伞”旅居“新三样”,以及引进资本盘活动物园,举办全国首届滑翔伞特技公开赛、定点联赛和100公里越野跑等知名赛事,打响了“旅居云南·好玩个旧”旅居新品牌,“十四五”期间累计实现旅游总花费235.57亿元。

5年来,个旧市多次上榜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云南省10强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万元以上,较2020年增长超2万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20年的6.5:51:42.5调整为6:41.4:52.6。
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个旧市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累计投入4.2亿元实施生态环境治理类项目28个,完成2700余万吨历史遗留冶炼废渣整治。关停拆除58座粗铅冶炼鼓风炉和364家选矿企业,大屯海水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片区整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污染防治方面,万元GDP综合能耗目标及其他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个旧湖水质提升工程、乍甸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批生态项目顺利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57.14%;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乍甸河入选省、州绿美河湖典型,阳山片区治理为全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个旧模式”。
5年来,个旧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84平方千米、矿山修复15个、森林抚育7.59万亩,41个村荣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植树造林5.5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20年的31.62%提高到2024年的36.43%,实现了从“资源枯竭”到“绿色新生”的蝶变。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