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石榴花开别样红 幸福生活比蜜甜——红河州奋力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10:50:00  来源: 红河网

原标题:石榴花开别样红 幸福生活比蜜甜——红河州奋力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夜幕降临,在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村民小组的感恩广场上,篝火摇曳、歌声飞扬。村里的拉祜族群众与周边村寨的汉族、瑶族、哈尼族同胞手拉手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中满是幸福的滋味。谁能想到,这个曾住“地窝棚”、靠刀耕火种的原始村寨,如今已实现“千年跨越”——新楼房拔地而起,特色产业发展旺盛。从广东远嫁到拉祜寨的余洁洁感慨道:“这里民族团结一家亲,日子比蜜甜。”

这份幸福并非个例。2024年9月,拉祜寨村民小组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成为红河州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红河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守“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奋力走好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产业为基:解锁共富密码筑牢幸福根基

“一颗蓝莓,让我们从农民变成了产业链上的‘主角’。”行走在红河州的田间地头,经常听闻这样的感慨。依托特色农业,红河州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不断探索实践多种联农带农方式,推动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的联农带农机制常态化、长效化,更好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431元,较2021年增加3392元,实现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户动态清零,共富密码在实践中不断解锁。

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红河州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2024年年底,水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三、第二;花卉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禽蛋产量居全省第一;肉类总产量、生猪出栏量、家禽出栏量均居全省第二;牛奶产量、肉牛出栏量分别居全省第三、第四。

工业升级步伐同样铿锵。全州以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为引领,着力推进12条产业链建设,全力打造绿色铝及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链和9个百亿级产业链,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为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与发展机遇。

基建先行:铺就共富路网畅通发展动脉

交通的巨变,让边疆与内地的距离不断拉近。如今的红河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5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916公里,泛亚铁路东线开行“复兴号”动车,弥蒙高铁开通运营。一条条延伸的路网,不仅是出行的便利通道,还是各族群众奔向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民生福祉的版图持续扩大。红河州深入实施教育强州、文化强州等42个系列三年行动计划,财政收入70%以上投入社会民生;15个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免费开放,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绿色客厅”;49个沿边村委会(社区)实现“产业富村、生态美村、文化睦村、治理兴村、开放带村、守边稳村”的愿景,绿春县大头村拉祜寨、金平县滮水岩村等40多个“五型五范”示范典型,让边境地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真正实现“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

文化为魂:唱响团结之歌凝聚精神力量

“吃长街宴、看民族舞、唱民族歌、饮民族酒、品民族菜,各族同胞聚在一起,比过年还热闹。”每年的哈尼十月年,红河大地处处洋溢着民族团结的喜悦;在彝族火把节,熊熊篝火旁,不同民族的男女老少手牵着手,围成圆圈载歌载舞,歌声与笑声在夜空中回荡……从哈尼族长街宴同吃一桌饭、同感民族情,到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同乐共舞,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断巩固,红河州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共建共治共享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描绘出一幅幅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唱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赞歌。

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步发力。红河州深挖民族文化资源,让民族文化符号成为民族团结的“黏合剂”;推动文化惠民工程,让文艺演出、图书下乡等活动走进村寨,既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强了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

同心同向:打造“红河样板”迈向美好未来

如今的红河,城乡处处是动人图景:产业兴旺人头攒动、工人忙碌机器轰鸣、文化广场欢歌曼舞……一个个场景,勾勒出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奋进共富路的壮美画卷,讲述着独具魅力的民族团结进步“红河故事”。

聚焦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的目标,红河州推动各民族在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心理上全方位嵌入,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美的“红河样板”,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共筑红河“幸福梦”。新征程上,红河州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向、携手并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红河篇章的道路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李立章)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