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党建领航 产业筑基 绿春县多产业协同奏响乡村振兴“增收曲”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09:53:00  来源: 红河日报

原标题:党建领航 产业筑基绿春县多产业协同奏响乡村振兴“增收曲”

近年来,绿春县紧扣“围绕党建抓产业,抓好产业促发展”思路,以党建引领推动组织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有力促进了高粱、旱地优质稻、食用玫瑰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功探索出一条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绿春县牛孔镇优化资源配置,在县委统筹下引进企业,由镇党委牵头成立红高粱合作社,推行“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企业统一供种肥、保价收购,农户专注种植的良性分工。截至目前,全镇高粱种植面积已突破1万亩,综合产值超千万元;依托村企共建加工厂,成功培育“东仰”高粱酒品牌,形成“一产促二产、二产反哺一产”的循环发展格局,带动3000余户群众通过“种植+务工”实现双增收,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

半坡乡是绿春县的抵边乡,过去长期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困难等问题。为破解这一瓶颈,当地组织村组干部与乡村能人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立足本地实际,选准了食用玫瑰种植这一特色产业。高井槽村党员马薇薇试种14亩玫瑰取得成功后,党员白小明、王元保积极响应,将玫瑰种植规模扩大至74亩。该乡还通过“支部夜话”等活动成功带动53户边民参与,很快将玫瑰总规模发展至百余亩,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赚”的生动局面。此后,绿春县委组织部又引进龙头企业,开发出玫瑰醋、玫瑰酒等系列产品,不仅带动240余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还增强了守边固边的内生动力。

大水沟乡紧抓退耕还林契机,积极发展坚果产业。该乡党员带头试种坚果5000亩,在技术专班全程指导下,实现单株产值达800余元。当地还投资600万元建成加工厂,形成了从育苗、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产品远销上海、重庆等地。目前,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万元,带动457户2063人稳定增收,实现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的“三重效益”。

为破解旱地优质稻种植区域分散、管理粗放等难题,绿春县建立“党员先锋队+网格包片”机制,按照每200亩配备1名网格员的标准,组建了一支89人的网格员队伍,精准对接4245户种植户,将服务送达生产一线。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物资调配等工作,实现了农业服务的精细化与精准化,有效促进了农业降本增效。目前,全县旱地优质稻种植面积已超1.7万亩,预计总产量达8988吨,切实让群众的“粮袋子”更满、“钱袋子”更鼓。(记者 杨幼媛 通讯员 孙一平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