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开远:文明实践“142”机制让乡村“家长夜校”充满爱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9日 09:56:00  来源: 云南网

  “孩子不爱和家里交流怎么办?”“写作业拖沓如何管?”秋日夜晚,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灵泉街道三台铺村委会绿塘子活动室,一场主题为“护苗‘童心’,爱伴‘童行’——爷爷奶奶的智慧引导”的家长夜校活动火热举行,老人们认真地发问。

  聚焦“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长”这一主题,授课老师以一个个具体生活场景为切入点,为这群有着“育儿难题”的“隔代”家长提供科学有效建议,以多元化、多类型、菜单式服务,用小切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用家庭教育助力乡村基层治理。

  近年来,开远市通过“一主题四结合两机制”(以下简称“142机制”)聚焦“家庭教育小切口”,以家长、孩子需求为发力点,不断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用一堂堂生动的乡村“家长夜校”小课堂,全面推动乡村文明实践活动拓展提质,让“家长与孩子共成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针对农村家庭教育中最关心、最期盼的痛点难点问题,开远市因地制宜抓实长短结合、乡校结合、大小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四个结合”,全覆盖开展乡村“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干货满满”的乡村“家长夜校”活动每月如期举行,拓展提质乡村“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复合功能,让昔日忙于柴米油盐的家长定期重返课堂,为成为一名更合格的“新时代家长”充电学习。

  全市7个乡镇(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核心枢纽,建立挂包联系服务机制和现场观摩调度机制,创新“1+N”模式,联动辖区内学校多功能室、农家书屋知识角、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厅等各类场所,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邀请司法调解员、社区民警、心理咨询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各领域专业人员,组建19支“家校共育导师团”,构建“地域广、资源足”家庭教育服务矩阵。

  夜校办得好不好,群众口中说了算。为摸清家长真实需求,让每场活动主题都足够“对味”。开远市委文明办分别挂联7个乡镇(街道),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挖掘提炼特色亮点,形成可学可推的开远品牌。结合农家书屋使用、基层理论宣讲等重点工作,开展现场观摩调度,取长补短、解决问题,不断推动乡村“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工作提质增效、惠及群众。

  如今,开远市“142”乡村“家长夜校”模式充分激发文明实践新效能,将乡村“家长夜校”夜校主动融入“开学第一课”“光明影院”“五个普及”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等实践活动,已开展活动400余场、覆盖家长1.2万余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李雪琼 杨丹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