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绿春:医路共融绽芳华 团结开出健康花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1:24:00  来源: 云南网

  近日,绿春县大黑山镇中心卫生院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肩背部巨大包块切除手术。这是该院今年以来开展的第11例手术。“以前稍微复杂点的检查都要往县城跑,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做手术了!”患者家属感叹不已。

  这一变化,源于绿春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深入推进,也离不开上海东西部协作的倾力支持。

  医护人员下乡义诊

  去年以来,绿春县协调1580万元上海帮扶资金,为大黑山镇卫生院建成4356平方米业务综合楼,配备标准化手术室和多科室诊区,选派11名医务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作为医共体总院的绿春县人民医院则派驻10余名专家下沉一线“手把手”带教,让基层实现外科手术“零”的突破。

  在县城,历经4年建设,总投资5.56亿元、建筑面积85600平方米的绿春县人民医院新院区近日全面启用。矗立于绿东新区的四栋现代化楼群——“初心楼”“连心楼”“仁心楼”“同心楼”命名寓意深刻,空间布局科学,数字化诊疗设备全覆盖,群众就医体验显著提升。

  “新院区不只是面积变大、设备变新,更核心的是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跃升。”绿春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施仲庭介绍,以搬迁为新起点,医院充分借助“组团式”帮扶、沪滇协作和“省管县用”等政策优势,加强专科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推行智慧医疗,让挂号、缴费、检查更便捷。

  目前,医院党委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纳入整体规划,开展政策学习、评选示范岗位,营造“人人讲团结、事事促团结”的氛围。针对民族地区语言沟通难题,医院推出“双语导医”“双语诊疗”,在门诊、急诊均配备哈尼语、彝语翻译;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和午间延时服务等12项惠民政策;组织志愿服务队下乡义诊,年均惠及5万余人;通过沪滇“光明行动”为少数民族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一系列暖心举措,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在多方帮扶下,医院建成边境县首个“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开展妇科微创、儿童哮喘专病门诊等12项新技术,通过“师带徒”“绿医大讲堂”培养本土骨干62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黄翘楚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