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绿春:边疆话团结 幸福入画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1:24:07  来源: 云南网

  秋日的中越边境天高云淡,随着金黄色的稻田一块一块被腾空,绿春县骑马坝乡杯倮村委会腊苏格吗村进入了农闲时节。正午,炊烟袅袅的寨子里,家家户户杀鸡宰牛,邀请亲朋好友分享新米、庆贺丰收。

  “如今大家发展意识越来越足,新米都比往常更有滋味。”正在自家门前收拾食材的腊苏格吗村党支部书记朱者元说,随着边境幸福村建设全面完成,寨子里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怀,也越发热络地携起手来,想发展、谋发展的劲头儿一天比一天足。”

  近年来,绿春县累计整合2.97亿余元资金,志愿者投工投劳1.2万余人次,完成48个边境幸福村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富农模式,2024年边境村寨户均增收达5000元。

  离开腊苏格吗,车辆沿着蜿蜒的小黑江朝二甫山继续前行,1个多小时后抵达半坡乡二甫村委会二甫新村。正值傍晚,哈尼族、拉祜族群众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编织鼓凳,纤细的竹条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片刻间鼓凳就已初见雏形。

  “搬出大山后,多亏哈尼族兄弟手把手教我们鼓凳编织,才有了如今的好日子。”说起曾经的生活,63岁的拉祜族大叔王四明感慨万千。

  拉祜族搬迁下山与哈尼族成为邻居后,两个民族的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你教我编织鼓凳、我教你割胶养蜂,互相嫁娶、互帮互助,一步步过上了发展有支撑、团结有保障、守边有动力的幸福日子。

  启动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两个民族将团结互助、相互谦让写入村规民约,大家自愿腾退空间建设小广场、小果园、小花园等公共设施,人均纯收入从6年前的不到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9124元。

  “两个民族中已有16对新人喜结连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二甫故事正在续写。”王四明说。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饶勇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