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4日,“锦绣云岭 江山如画”云南省2025年主题影视采风团走进建水,穿梭于历史建筑与文化地标之间,见证建水紫陶产业以产学研融合为引擎的蓬勃发展态势,为“艺术家第二居所”宣传推广与影视题材创新注入新动能。
建水的吸引力,始于厚重的历史文脉。从承载古城数百年沧桑的朝阳楼,到尽显清代滇南民居雅致的朱家花园,再到彰显儒家文化厚重底蕴的建水文庙,每一处建筑都成为团队挖掘文化根脉的重要载体。朱家花园的雕梁画栋与家族故事,让制片人、导演陈飞豪感叹:“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藏着剧情,这样完整的古民居群,在影视创作中极为难得。”而文庙的典籍与殿宇,也让团队感受到滇南文化传承的温度,为“艺术家第二居所”筑牢了精神根基。
参观朱家花园
而让“艺术家第二居所”从理念走向实践的,是建水蓬勃发展的紫陶产业。在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与紫陶街,采风团见证了历史技艺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漫步紫陶街,匠人指尖流转的温润陶土、街头巷尾的市井烟火气息,生动诠释“来红河我氧你”的鲜活内涵。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内,数字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产业智能化管理,“建水紫陶古法色料研发中心”让传统工艺焕发科技光彩,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紫陶产业向高端化转型。截至目前,建水县已建成省级非遗工坊2个、协同创新基地1个、各级专家工作站7个、陶瓷类实训基地4个,形成“产学研用”无缝衔接的产业生态,为艺术家提供了从创作到转化的完整支撑。
鉴别紫陶工艺
历史与产业的双向赋能,让建水成为“艺术家第二居所”的鲜活典范。在团山民居,非遗草编技艺与村落文化让采风团驻足;乘坐百年小火车穿行田畴村落,乡村的古韵新风拓展影视创作视角;在贝山陶庄里,向炳成的艺术故事展现文化产业活力。“紫陶制作的生活气息、古城的历史氛围,既能激发创作灵感,又能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契合‘艺术家第二居所’的定位。”编剧、导演邱怀阳说。
采风团感受非遗草编技艺
“建水既有历史底蕴,又有艺术活力,既是‘艺术家第二居所’的理想地,更是影视创作的宝库”。编剧、导演周七月的总结点明了建水影视创作的核心优势。此次采风不仅是一次文化探寻之旅,更借影视名家视角,凸显建水在“艺术家第二居所”推广与影视创作中的价值。建水县将持续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为艺术家打造更优质的创作生活空间,也为影视创作提供更丰富的文化素材,让“艺术家第二居所”的典范价值持续释放。
云南网记者 赵芸瑞 张顺鋆 通讯员 杨幼媛 赵云伟 王宝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