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摊位托起大民生
双节假日期间,开远市夜市火“出圈”。夜经济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场景,它正激活着城市生命力、传承着民俗文化。
在金板凳夜市,消费者在王记烧烤摊前排起长队,几位师傅手腕翻飞,将秘制酱料均匀裹在肉串上,炭火升腾、香气扑鼻。店主何亮坤说:“这个假期,店里每天接待的顾客超过百桌,我们忙得很开心。”老板的一席话,道出了开远市夜经济与民生的深度联结。
节假日期间,开远市200余家摊点中,七成以上是烧烤摊。下午6点以后,座无虚席,蒸腾的烟火气与欢声笑语交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在城市另一边,南正街主题街区是另一种风格的夜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在此和谐共生,颇具特色的街区上藏着很多“开远记忆”。主题街区里有九天阁、南正街105号民居等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滇越铁路历史文化陈列馆、灵泉书院等。
为吸引更多游客,南正街主题街区利用老铺面改造的摊位营造复古感和年代感,定期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让游客到开远逛夜市不仅能享美味、找乐趣,还能品情怀、忆青春。
夜经济作为扩内需、促消费的特色消费模式,在开远市不断升温,不少店主与顾客都是老相识,几十年不变的味道满是生活记忆。
数据同样见证着这份活力,今年上半年,开远市两大重点夜市开展文旅活动80余场次,吸引游客约190万人次,带动营业收入超4417万元,托起了近千个家庭的饭碗,让“小摊位”持续释放“大民生”效应。
金板凳夜市灯火璀璨,南正街欢声未歇。开远市夜经济不仅拉动消费,还是消费者的“幸福补给站”、小商户的“生计加油站”,更是城市文化的“活力传播站”。(赵志平 王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