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影绘梯田 非遗润匠心!影视名家元阳采风记
晨雾漫过哀牢山脉,元阳哈尼梯田已铺开“大地剧本”。10月11日至13日,云南省2025年主题影视作品采风团循着“梯田载文脉非遗筑艺居”脉络而来,在山水与文化遗产间挖掘创作富矿,为云南影视繁荣与文化成果转化寻路。
秋日阿者科村,成熟稻穗与收割后的田垄交错,绘就厚重的油画长卷。在这里,哈尼哈巴国家级传承人马建昌的古歌,为艺术家带来千年文化的听觉灵感;乡土文化能人高花细数村落保护与农文旅融合实践;民宿主理人马春生将梯田景嵌入民宿设计,让“艺术家第二居所”不止于休憩,更成灵感摇篮。采风团成员纷纷感慨,只有来到基层,才能挖掘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让人静下心捕捉创作细节,又能随时触摸哈尼族的生活气息。
走进哈尼小镇,当地乡土文化能人向采风组展示多彩的民族传统歌舞,还原农耕播种、节庆欢腾的场景,裙摆摆动间满是乡土活力。影视名家纷纷起身参与,跟着节奏摆动身姿,沉浸式感受红河民族文化的魅力。制片人林琳直言:“这鲜活的场景,是剧本无法虚构的宝藏,正是‘第二居所’能持续供给的创作养分。”
近年来,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元阳早为“艺术家第二居所”筑好根基,将非遗保护传承与生态守护、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深度绑定,先后投入2.48亿元建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研学基地,将蘑菇房、农事非遗融入体验。今年上半年,阿者科接待游客26.08万人次,旅游收入667.9万元,证明了非遗与生态能为“艺术家第二居所”聚人气、拓价值。

在多依树梯田,名家们用设备记录“大地雕塑”的光影;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内,“四素同构”生态系统,让艺术家们对元阳文化有了更深认知。编剧孙泽田感慨:“梯田不只是风景,更是一部活的文明史,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故事可讲。后续会尝试用微短剧、微电影的形式,让更多人看见元阳,让这份‘大地的馈赠’与‘文化的根脉’,在银幕上永远鲜活。”
采风期间,大家不时停下脚步提问、记录,试图将这份厚重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影视作品中可感知的叙事力量。导演邱怀阳说:“艺术家第二居所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是我向往的生活状态,烟火气和生活的质感,也正是创作里最需要的东西。”未来,随着“艺术家第二居所”的持续打造,元阳必将为云南影视输送更多优质题材,推动高质量文化成果落地生根。(杨幼媛 赵云伟 陶旭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