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政务服务 >> 正文
【锦绣云岭 江山如画】解码“口岸明珠”的开放活力与红色温情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14:30:00  来源: 云南红河发布

  原标题:影视名家采风河口:解码“口岸明珠”的开放活力与红色温情

  10月10日至11日,“锦绣云岭 江山如画——云南省2025年主题影视作品系列采风活动”走进河口县。作为中越边境的“口岸明珠”,河口多元文化碰撞的边地风情,与“艺术家第二居所”所需的差异化创作灵感高度契合,影视名家们循着红色足迹、踏访开放前沿、探寻边地新生,解码这座滇南口岸城市的文化基因。

开放窗口中的发展脉动

  采风活动的首站在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客运通道开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与讲解下,采风组成员近距离观摩了智慧口岸建设与通关便利化设施,切身感受中越两国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昔日“通道经济”正加速向“文旅+商贸”融合转型。

走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

  走进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云南河口产业园区、河口边合区),采风组实地参观庆祝河口瑶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暨沿边开放30周年成就展,了解跨境电商模式全覆盖实践,全面把握河口的经济发展脉络与多元文化风貌。“河口开放故事充满戏剧张力,每项改革都藏着时代密码。”编剧、导演周七月表示。从高效通关到自贸创新,河口以“口岸+自贸”双轮驱动,推动边贸活力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升级,成为滇南对外开放标杆。

  红色铸魂守边疆 乡村蝶变绘新景

  在李顺麒烈士纪念室,展柜中泛黄的书信和执勤装备,诉说着烈士戍边卫国的事迹。“每件展品都是鲜活的家国故事,是影视创作的动人内核。”制片人、导演陈飞豪驻足记录着,他表示将从缉私烈士的感人事迹中汲取灵感,以点带面,创作一部全面反映缉私战线的英雄故事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口这座边陲小城。

参观烈士李顺麒纪念馆

  在河口驻河某部队,“强边固防、军民双拥”氛围浓厚。执勤官兵讲述与边民共建共筑的故事,“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图谱展现边疆守护图景,“军民鱼水情是影视创作的珍贵素材。”采风组成员纷纷感慨。

参观八条半村小组

  在河口镇城郊村八条半小组,采风组成员漫步于蜿蜒的木质栈道,亲身感受边境幸福村的美丽蝶变。这里33户村民的屋顶五星红旗飘扬,“忆光年”旅游综合体游人络绎不绝。“以前想不到,山沟沟现在成了打卡地!”河口镇宣传委员庄敏华介绍,通过“农户+企业+合作社”模式,村里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获评3A级景区。采风组用镜头记录下群众从“守边人”到“兴边人”的转变,这正是河口以“强边固防”为基、“文旅融合”为翼,推动边境乡村“稳得住”向“富得起、美起来”跨越的缩影。

  跨界交融中的文化新生

  北山国际冷链物流园区内,越南咖啡豆经自动化生产线快速分拣,每小时处理量达6至7吨。河口鸿鑫文旅公司总经理朱昱全介绍:“依托‘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政策,年产能达2万吨,带动边民增收。”尽显“咖啡+跨境贸易”魅力。

举行座谈交流会

  黄皮果焖鱼与越南小卷粉的味觉碰撞、瑶族风情与越南文化的民俗交织,更让艺术家们获得跨文化创作视角。“第一站河口不只是地理起点,更是思想起点。”初到河口的制片人林琳就被当地美食与慢生活打动,她表示将充分挖掘河口本土故事,创新影视表现手法,讲好滇南边疆故事,助力红河文旅发展。(杨幼媛 赵云伟 宁若萱 杨文广)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