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答好五问促增收】绿春:当旱地优质稻遇上订单农业 创造出1+1>2的增收实效
金秋的绿春县大兴镇规洞河坝片区,是一片丰收的热闹景象。阳光洒在连绵的旱地优质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村民们正忙碌地收割着金黄的稻谷,镰刀划过稻秆的唰唰声与打谷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新稻特有的清香。
在这片繁忙中,科技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一架农用无人机正从田间升起,将刚收割打包的稻谷运往集中晾晒场。这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不仅节省了人力,更大大提高了效率。在集中晾晒场上,金黄的稻谷铺展在平整的场地上,村民们手持木耙细心翻晒,确保每一粒稻谷都能均匀晾晒。晾晒场旁的筛选点,机器正在有序运转,经过精细筛选的稻谷被分装进标准的口袋中。
大兴镇阿迪村委会村民 白苗表:今年我们种的谷子长势特别好,产量也比较高。现在种地有科技帮忙,销路也不愁,我们丰收了。
据悉,本次收购同时面向村集体经济和种植散户。通过组织化收购模式、统一的价格标准,让所有种植户都吃下了“定心丸”,大家放心交粮,踏实增收。收购点前,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种植户们扛着自家晾晒好的稻谷有序排队,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信息、过磅称重。按照每公斤3.5元的价格,一袋袋旱地优质稻被顺利登记入库并装车,现场秩序井然。
绿春县供销社收购工作人员 赵静峰:我们看中的就是绿春旱地优质稻的优良品质。为此,我们与村集体签订了50吨的收购协议,这既为我们企业保证了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更重要的是彻底解除了农户在销售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种植、专注品质。这正是实现了我们一直追求的“农民增收”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截至目前,该片区已顺利交售旱地优质稻20余吨,实实在在的销量与资金回笼,让参与其中的农户们切实感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据悉,2025年,绿春县种植旱地优质稻面积达1.7938万亩,经省州县专家实地测产,全县加权平均亩产达501.1公斤。根据测产结果,全县旱地优质稻预计总产达8988吨。
大兴镇阿迪村委会总支书记、主任 高志学:今年我们村的旱稻收成很不错。村集体牵头组织大家种植,从选种到销售都统一安排,让大家都可以安心种地。现在看到粮食很丰收、销路也畅通,我心里和大家一样踏实,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我们也能为村民办更多实实在在的好事。
金黄的稻谷、农户的笑脸、畅通的销路,共同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这条由党委政府领导、村集体搭台、供销社护航的产业发展之路,正让绿春的旱地优质稻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更多种植户看到了稳定可期的收益和希望。(尹洋 李裕梅 白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