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水县曲江镇:守好田间“鲜” 群众日子甜
在建水县曲江镇,有一份独有的“鲜食底气”。近年来,该镇依托“天然温室”的气候优势,四季鲜蔬不断档,而南方电网云南红河建水供电局(以下简称“建水供电局”)的坚实电力保障,更是让“田间鲜”直达全国餐桌,成了预制菜难以“扎根”这里的关键原因。
秋收时节的曲江镇,处处是围绕“鲜”展开的忙碌。虎街村种植户王建强的6亩茄子每天都要采收。过去,他总为保鲜犯愁——新鲜茄子若不及时处理,很容易烂在手里。如今,镇上的“田间冰箱”冷库帮他解了困。
走进曲江大河旁的亮亮蔬菜有限公司,3座总面积400平方米的冷库正满负荷运转,近期每天都要接收近2吨茄子、10吨韭菜,还有大量玉米,稳稳锁住蔬菜的新鲜。“以前没冷库时,村民靠土办法保鲜,现在有冷库保鲜,蔬菜收下来直接拉到这儿。”公司负责人卫艳的话,说出了当地农户的共同感受。冷库的制冷、温控系统一刻离不开电,一旦断电,库内蔬菜几小时内就可能变质。
为守住这份“鲜”,建水供电局升级改造了曲江镇的供电线路,建成乡村自愈配电网,依托配网自动化开关和4G技术,线路故障能实现分钟级处置,给冷库用电上了“双保险”。如今,亮亮蔬菜有限公司每年能外销1万多吨蔬菜,广东、新疆等地的餐桌上,都有来自曲江的新鲜蔬菜。
在大营村,陈广全开的碾米坊已经营了半个多世纪,一台碾米机每天能加工1000多斤稻米,是周边村民离不开的“粮食加工站”。“以前用老办法碾米,一天下来也处理不了几斤,现在有了机器就大不一样了,机器不停转,秋收时加工粮食一点不耽误进度。”陈广全说。为了让农用设备稳定运转,建水供电局组建服务队,定期上门排查用电设备的安全隐患,收集大家的用电需求。同时,推出“微信+电话”网格服务,简化灌溉用电的报装流程,让农户用电更省心。
在可靠电力的支撑下,曲江镇的鲜食产业已形成规模,全镇有30余家冷库企业、99座冷库,构成蔬菜外销的“中转站”,催生出“种植—保鲜—外销”的完整产业链,实实在在提升经济效益。据悉,建水供电局还计划投资430.1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1.862千米、低压线路2.165千米,新增12台总容量为53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为当地鲜食产业的发展再添把劲。(尚秋媛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