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红河频道 >> 要闻 >> 正文
【看·云南一“县”】建水:“慢生活”激发文旅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17:40:00  来源: 云南网

  沿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古城的青石板路一路向前,这座古韵小城的面貌一一呈现在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融合中西法式风格的复古车站“临安站”映入眼帘。

  自2015年建水县政府在蒙宝线建水东站旧址新建临安站并开通临安至团山旅游小火车至今,已逾十载。“我们现在淡季每天的客流量大概420人次,旺季的时候能达780人次左右,去年的营收达1960万元。”建水古城小火车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晓瑾说道。连续八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上榜“2025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的100个县”,从团山景区的现貌,我们可以窥见建水县经济发展的踪影。

  古韵悠长:千年文脉的历史见证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建水古城,坐落在红河中游北岸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燕子成群结队地飞过“雄镇东南”城门上方,市井的喧闹声与积淀已久的历史喑哑相映,漫步于古城之中,一砖一瓦,一梁一栋,都在诉说着这座边陲小城的美好与静谧。

  “这里名为‘学海’,取自孔夫子所说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意,长久以来,每当下午时分,建水一中的学子都会来到‘学海’背书。”水光倒映着孔子的铜像,泮池里绿盖叠翠,荷花肆意生长,在讲解员的字里言间,仿佛窥见了这座千年文韵之城的传承与延续。

  从泮池后的台唇登上数级石阶,乾隆年间、康熙年间的牌坊一一显现在眼前,细碎的裂纹与巍峨耸立的边疆“神象”相映成趣,这些凝结了古代建筑设计师的匠心与巧思的艺术结晶,如璀璨的明珠般熠熠生辉。

  在经过建水文庙的杏坛中间矗立着的明代孔圣贤颂图碑时,讲解员停住脚步,让仔细观察碑上的孔子头顶,孔子席地而坐、抚琴上课的情景深深烙印进了每一个学子的心里,而孔子头像上光亮而凹陷的圆坑,已是这座文庙历史悠久的最好佐证。

  红墙灰瓦、飞檐翘角、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如果说保存完好与修缮返古的建筑是这个城市的根,彰显着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色,那文庙的“儒家三礼”、朱家花园的“中秋祭月”等串联起世世代代的礼制文化就是魂,让这座城市写满独属于它的古韵诗篇。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建水县的旅游经济持续复苏增长。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70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9亿元,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63.5%,建水紫陶产业的产值更是突破85.1亿元,带动就业7万余人,为连续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奠定了深厚基础。

  在地文化:打造慢节奏里的旅居新天地

  “呜——呜——”随着浑厚而响亮的火车鸣笛声响起,耀眼明亮的黄色米轨火车依着轨道缓缓向前。放眼望去,火车上古色古香的木质桌椅让人仿佛置身旧时代,七节车厢都被前来打卡的乘客占满,为了留住这趟火车的珍贵记忆,各种拍照姿势层出不穷。

  “我们每节车厢都有288个正座和100个站票,每天就发9:00和14:30两趟车,共设临安、双龙桥、乡会桥和团山4个站点,每到一个站点都会进行讲解介绍并给旅客预留足够的游玩时间。”邓晓瑾向记者介绍道。“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让不少外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一睹这列百年米轨的独特风采。

  追寻火车的轨迹一路向前,站在清朝乾隆年间建造的双龙桥对岸,静静地观望这座中国现存最长的多孔连拱石桥,在微风吹拂下,静卧湖面,任凭湖水激荡流过拱形桥孔;再到融合中国传统歇山式屋顶和法式建筑元素的乡会桥站,闲坐下来品味当地的特色美食与咖啡。

  下车后步行约15分钟到达团山古村,作为保存完好的19世纪滇南乡村风貌古村落,这里拥有21座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和古建筑,包括张家花园、将军第等。

  走进将军第院落,雕梁画栋的建筑风格美得让人挪不开眼,在凝结着先贤智慧与匠心独具的建筑面前,仿佛窥见了时代的踪影。“这座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占地面积880平方米,拥有7个大小不一的天井和38间房屋,是平匪英雄张和的家族住宅。”团山景区的工作人员万琳菲介绍道。

  近年来,依托团山村的资源优势,村集体积极发展特色旅游经济。2024年,建水团山景区的经营总收入约790万元,将其中的130万元用于支付团山村三、四小组经营承包费。团山村又将经营承包费一部分用于村民分红,一部分用于村内公益建设。

  在云南省全力打造“旅居云南”品牌的背景下,建水县紧紧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和“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的发展定位,充分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新路径,以“三题联动”策略有效激活旅居经济,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1至8月,全县累计接待旅居游客9.2万人次,实现旅居消费12.88亿元,推动文旅模式向“全域全季”持续升级。

  云南网记者 王琳

责任编辑:小南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