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三猛乡、戈奎乡持续遭遇强降水天气,山洪及地质灾害风险骤升。
面对严峻防汛形势,三猛乡哈德村“两委”提前研判,组织党员干部动员转移俄莫上寨5户19人。村党总支副书记陆德沙冒雨背起行动不便老人送医安置,村“两委”与网格长坚守岗位核查转移、监测地质,雨后排查隐患铺防水膜。戈奎乡则启动临灾“叫应”机制,组织人员巡查重点区域,托牛村委会巴东村发现两户房屋因降雨墙体渗水、地基松动,村干部立即上报并转移12人至亲属家避险。因处置及时,灾害均无人员伤亡。
近期,绿春县积极应对台风天气引起的持续强降水天气,立足山高谷深、隐患点多的实际,全员动员、多措并举,打好指挥统筹、预警响应、隐患整治、应急救援、物资保障“五场硬仗”,构建全链条防汛安全屏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责任与行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指挥统筹上,当地建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县级领导带头下沉一线。组织部门构建县、乡、村、组“四级网格”,16186名网格长与转移责任人驻点值守、4332名干部组建123个驻村工作组,织密责任网络。大兴镇迷克村以“四带解四难”工作法设立32个党员责任区,联系76户重点人群,排查隐患32处、组织转移5次,实现人员零伤亡。
聚焦预警响应,绿春县将应急广播与“1262”精细化预警机制融合,12小时、6小时、2小时滚动预报。截至9月24日,累计发布暴雨预警227次,其中红橙预警75次、启动Ⅳ级响应8次、开展预警“叫应”447次。
围绕隐患整治,全县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隐患点532个,封控危险道路175次,巡河400公里。面对699起公路灾毁事件,绿春公路分局迅速调集挖掘机、装载机等抢险设备及人员,优先抢通“生命通道”,对险情路段实施封闭管制并发布绕行通知。
在应急救援一线,县乡村三级以党组织为核心,组建343支5214人的抢险队伍、2135个工作组6896名干部下沉。9月12日,牛孔镇消防救援站紧急出动,成功救援陷入泥潭的微型货车,彰显“红色力量”。
物资保障方面,县级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县乡两级储备沙袋、救生衣等物资15648件(套),其中7993件(套)前置偏远乡镇,实现“物资跟着险情走”,为防汛减灾夯实底气。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卢玉华 彭子滢